本网讯 11日,《认识武汉》公选课之“乡村振兴走进新时代”高校宣讲会第一讲在我校开讲。“三乡·青年会”的创业导师为现场大新利体育打开了视野,也通过长江日报APP向广大网友同步直播。当日,“三乡·青年会”新利体育工作部挂牌成立。
副校长刘佳霓出席会议并致辞,刘佳霓介绍,今年初武汉提出百万大新利体育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发布大新利体育留汉创业九大政策,为吸引大新利体育留汉创业就业拿出了最大诚意,武汉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新利体育友好之城。她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武汉“三乡工程”贯彻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三农政策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为武汉招才引智开拓了新思路,为百万大新利体育留汉提供了新空间。刘佳霓提出,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敏锐的认清新形势,积极把握住时代赋予的珍贵机遇,要真正的认识武汉、走进武汉、留在武汉。
刘佳霓、农委副主任舒炎发共同为“三乡·青年会——新利体育工作部”揭牌。新利体育旅游研究院院长薛兵旺,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教授、新民文化书院院长许刚,湖北大学教授李洋受聘为“三乡·青年会”创业导师。
现场,3位导师围绕“振兴乡村”战略,就乡村旅游创业,新青年留汉、新青年下乡,科技成果在“三乡工程”中的转化等主题进行宣讲。 薛兵旺提出“创业的根本是带动当地的致富,实现共同富裕”。他从“大新利体育乡村旅游创业”入手,介绍了乡村旅游创业的四种资源(民俗文化资源、旅游体验资源、农业观光资源、休闲度假资源)和应注意的四个问题(资金风险、客源及人力风险、自然灾害、政策风险)。他说,乡村振兴战略是历史性机遇,当代大新利体育要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不忘初衷,持之以恒。
许刚认为中国时代的发展主题是“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田园综合体,打造景观、休闲、农业、居住、社区配套发展,避免出现同质化。新青年下乡是农村版的“新文化运动”,要支持文化创业,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李洋从生物科技角度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生态农业模式,通过产漆酶、花青素、鞣花酸等有机物在“三乡工程”农业建设中潜在的机遇,提出让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真正推动科技成果在农村生根,创造美丽富裕的乡村。
据介绍,“认识武汉”是市委宣传部和长江日报联合打造的城市品牌推广的重要阵地,我校是第一个开办该课程的市属高校。由武汉市农委组织的跨高校社团“三乡·青年会”上月末宣布成立。以武汉本地高校新利体育为主体,由“三乡工程”中的高校创业明星和相关专业的高校教授作为社团顾问,“三乡·青年会”将成为大新利体育下乡创业就业、下乡社会实践、体验美丽乡村的重要平台和纽带。
现场听课的体育专业的廖昀同学来自湖北襄阳南彰县农村。近年来,家乡相继通了公路和铁路,让她看到了乡村的巨大变化。她说,通过本次公选课,她对武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萌发了返乡施展拳脚的想法。
(编辑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