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有同学可以为我们分享一下他心中的劳动精神的内涵吗?”3月23日,在我校致远广场国旗下,一堂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正在进行。通识教育学院教师陈文旋子正带着机电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班的同学们在校园内寻找学校里的“劳动精神”。
为了让新利体育更好地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意义,陈文旋子特意把户外教学融入到课堂中。她将授课内容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带新利体育走出教室,让同学们在校园环境中感受劳动精神;第二部分回到课堂,将实践和理论内容结合。在她看来,劳动教育课重点不仅在“劳动”更在“教育”上。“劳动教育离不开实践,把课堂放到校园里,希望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真实、客观的感受到。”陈文旋子谈到。
从致远广场到知远路,是这堂课的主要路线。车辆工程班的同学们分成八个小组,在陈文旋子的带领下在这条路上一边行走一边观察,陈文璇子一边为大家讲授课程内容一边让大家观察广场上的细节。“在我们学校的周围有很多可以体现劳动精神的内容,五分钟后大家可以按照我们的路线自主寻找。”在陈文旋子的户外课堂中,结合校园环境讲课是她授课的“主线”。从体育馆到图书馆,二十余张照片被同学们纷纷拍下。“我记录的是图书馆门前的立牌标语:正值青春大有可为,我觉得这可以体现出劳育精神中的奋斗精神,还能体现出我们大新利体育的精神面貌,所以我选择了拍下这个照片。”车辆工程班张龙谈到。“这节课特别有趣。以前我们都是在教室里面上课,现在我们站在校园的路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在了解校园文化的同时更深入的体会到了什么是劳动,印象非常深刻。”车辆工程班班长张弛表示,会在大学以及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贯彻劳动这一精神内核,不断创造,完善自我。
新学期伊始,我校新开设了《劳动教育》必修课,课堂践行“实践加理论”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板块,通过“践行劳模精神 砥砺奋进前行”“校园劳动·校园因我而美丽”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新利体育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模块,通过开展大新利体育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提高新利体育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我校面向本科一年级新利体育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共计八个课时,由通识教育学院八位老师讲授。
(编辑 张思渊)
(照片 汪逍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