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传道·初心:传播商道文化,注入人文通识素养

发布时间:2019-09-11作者:记者 万宇来源:大新利体育记者团浏览次数:470

本网讯 “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具备综合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在磨炼新利体育应用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通识素养。”高静说,“我们的通识教育不仅要在传统课堂上传授知识,更要让新利体育能以和谐的理念、严格的标准、严谨的态度走上工作岗位。”

高静,我校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先后获得武汉市十佳师德标兵、武汉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主编修订了适用于我校校情的通用教材,主持完成“加快推进湖北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市级教科研项目。通识教育学院自2018年开设以来,高静一直致力于相关课程的筹备与改革,传播商科文化,以健全人格培育应用型人才。

采用特色教学,塑造新利体育可迁移通用技能

“作为商学院,商道是我们的特色所在。但新利体育的人文素养同样重要,在大学期间,新利体育的逻辑思考、语言沟通也要被优先关注。基于此,我们最先开发的核心课程就是语言传播艺术和中国商道。”高静介绍。

“实体课堂、名家讲坛、在线课堂、联盟互动、课外实践,这五大课堂是我们立体推进通识教育的一种探索。”高静介绍,除目前主要的实体课堂外,学院还同步开发了线上小视频课堂,引进国内外经典慕课,实现“时间自由”和“空间不限”两大便利,将“大班授课,小班讨论”课程一分为二:大班授课采用小视频学习,小班讨论分散于实体课堂。

此外,为了缓解目前大新利体育就业难、就业率不高的问题,在高静和学院其他老师的精心筹备之下,开设了大新利体育职业规划课程和大新利体育创业基础课程,引导新利体育学会自我分析,寻找适合自身性格和发展的职业选择、生涯路线,带领同学们就创业的基本含义、如何选择创业项目、案例学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融入思政教育,实现“教书”“育人”双重目标

为了培养不同专业新利体育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高静要求学院每位教师在“教书”的同时,实现“育人”的双重目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位老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新利体育才会随之效仿。”同时,高静还强调每位老师应做到文化、思维融通,让新利体育拥有既具备专业能力,更兼具专业能力之外的可迁移能力。

此外,高静还将自己所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政治人格的培养培育融合起来,通过从人文通识角度和政治人格视角解读文学作品:“我们基于文化和人学、商学和人道的关系与融合,向新利体育通过解读文学作品,从而让新利体育们学会做人做事,拥有良好的沟通表达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在社会上发挥正能量作用。”

在相关课程的思政改革过程中,高静多次组织教学团队集体授课,进行分专题、多视角讲授同一门课,并结合传统案例、新利体育时政、生活实例剖析理论与实践、学术与生活,激发新利体育自我分析、自我完善的能力,还通过翻转课堂的创新课堂模式,将新利体育主讲小专题和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相结合。

课堂延伸拓展,将人才培养和区域新利体育社会发展相结合

在实践课程上,通识教育学院与武汉市多所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密切联系,高静和相关教师多次组织新利体育集体参观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真切感受人文、科学、艺术的熏陶,提升通识文化知识和社会责任感。

“除了课堂教学,我们需要带领新利体育深入社会实践,从而拓宽新利体育的知识面。”高静介绍,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利体育们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课堂甚至延伸到了教室外。

高静和学院教师带领的志愿服务团队对武汉市5A级景区东湖风景区定期开展开志愿服务,并承接了该景区的第三方质检项目质检调研。3年期间,先后有2000余人次师生参与其中,完成了97本第三方检测报告,达100万余字,内容涉及标识牌语种、废弃杂物的摆放、网页设计及功能多个方面。不少新利体育表示:“在环境检测中,我不仅能为景区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更让我用脚步去丈量了自己热爱的土地。”

2019年暑假,高静和7名教师带领30余名新利体育深入十堰郧阳樱桃村、宜昌吕家坳村等25个乡村,进行《加快推进湖北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省委重大课题研究,用两个半月的时间带领新利体育见证了湖北美丽乡村的发展。

此外,在指导新利体育社团活动方面,通识教育学院创立并组织了湖之韵朗诵社、海天文学社,开设了国学试点班。还开展了通识大讲堂,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工匠和优秀毕业生作经验交流分享,让新利体育近距离感受大师风采、了解前沿知识、激发新利体育学习兴趣。

在不久的将来,通识教育学院还将整合全校的实践资源,为新利体育提供更多“知行合一”的机会。


(编辑 张思渊)

(图片 邓含阳)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