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校园“摄影师”张恒皓 签约国家级新闻图片库

发布时间:2013-10-18作者:王亚兰来源:大新利体育记者团浏览次数:180

       本网讯   近日,新利体育大三摄影专业新利体育张恒皓收到了一份来自一家国内知名图像技术公司的摄影师协议书,签约他成为该公司的专属摄影师,短短几日,他就售出近30张图片,获利500多元。
       这家图像技术公司与国内外80多家媒体机构和图片社建立了合作关系,服务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中国新闻周刊、新浪网等海内外报纸、杂志、出版社、新媒体客户。
       张恒皓是校园里知名的摄影记者,在校报上发的摄影图片近200篇,在校外媒体上刊登的稿件150余篇。

校园“摄影师”张恒皓

拍出美丽的校园

       从刚入校时采访拍摄“2011级新生达人秀”到拍摄“2013级毕业生毕业典礼”,从“2011年湖北省大新利体育运动会”到“2013年武汉首届高校军体拳比赛”,从“2011年灿烂金秋”到“2013年青春舞姿”,学校所有的大型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进入学校大新利体育记者团,张恒皓拍摄校内新闻图片总张数超过50000张,在校报上发的摄影图片近200篇,在校外媒体上刊登的稿件150余篇。他曾为心理咨询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多个校内组织拍摄宣传片,为广播台十周年拍摄微电影,参加了工贸家电组织的“青春我晒晒晒特色校园推荐”,用他的图片展示校园风尚,获得好评。

张恒皓校园系列摄影作品

       其中,由他拍摄的新闻图片“中国首批马术女硕士”,在中国教育在线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网、北京晚报、人民网等媒体刊登。20129月,张恒皓以独特的视觉记录拍摄了以“青春笑容,洒满校园”为主题的新生图片故事,因题材新颖、拍摄清新自然,荣获“中国高校好新闻新闻摄影类三等奖”、“湖北省高校好新闻新闻摄影类二等奖”。他在今年6月为毕业生拍摄的微电影《逐梦》,上传到优酷网后,短短两月,点击率近5万。

       张恒皓还经常将拍摄的照片贴在网上,便会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知名网站主动联系购买。开学典礼时由他拍摄的“新生宣誓”的新闻图片就被多家媒体购买收藏。

30天实习刊登21篇稿件

       今年暑假,张恒皓因在记者团拍摄出彩,被推荐到武汉晚报实习。30天的实习期,顶着40℃的高温,从江夏区到蔡甸区、从汉阳到武昌……一个实习期下来,他晒黑了一圈,也发出了21篇稿件。

       住在学校,实习地在汉口,因拍摄地点不固定,张恒皓奔波在武汉各地。天气炎热,每天都要喝上8瓶水,“每次换下衣服就会看到背上一条条白色盐线。”张恒皓回忆着自己的实习经历。有一次,已经下班,在回学校的路上突然接到电话,通知他到汉阳城管局拍摄报道。那时正逢出租车交接时段,走了好一段才坐上出租车到了拍摄地,等拍摄采访完回学校已经11点,修图、传照片忙完后就到了凌晨,第二天早上六点又坐上公交车去另一处采访。好在不负有心人,由他拍摄的照片“武汉地摊哥成协管员”第二天被刊登到刊登腾讯微博湖北频道头条,并被新华网购买,同时被长江商报、武汉晨报、楚天金报等多家媒体采用,他也因此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旗下的CFP视觉中国的摄影师签约。

       “肯学习,肯努力,有耐心。”是实习老师对他的评价。“一个月的实习,也让我学到了拍摄要多角度,有想法,有创意。”张恒皓感悟到实习经历。

张恒皓发表的部分作品

学习永无止境

       “越努力,越幸运。”一直是张恒皓的座右铭。大学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Photo ShopEDIUSAfter effects等制图修图技术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术。“照片质量要求很高,不仅拍摄时要调好光线、注意角度,照片处理也很重要。”张恒皓介绍到,除了要根据拍摄环境设置合理的白平衡、设置合理的光照、设置图像格式,具备足够的分辨率,还得设置拍摄背景,使图像中人物与背景间出现明显的边缘、把握拍摄对象的状况;处理照片时则要注意剪裁、色彩,以保证高质量照片。张恒皓回忆到自己学习After effects教程时,在网上边看视频教学,自己边应用制作,不知觉就学到了第二天凌晨四点,室友都笑称:“他总是开启‘学霸无敌模式’”。

张恒皓部分获奖证书

       不浪费每一次上课时间,合理安排好每天的课余,这是张恒皓一直以来的坚持,也让他这个同学们口中的“学霸”,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每次拿起相机,我都有一种喜悦,我想要拍出更好的照片。”张恒皓说,他以后还想继续从事摄影工作,而对对于摄影的探索与学习也将永不止步。

(编辑 商轩)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