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探访徽风皖韵 “沿着长江读懂中国 万里长江行”安徽段启动

发布时间:2024-10-30作者:记者 赵洺卉来源:新利体育浏览次数:10

本网讯 10月18日下午,“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人文”安徽段正式启动,党委宣传部组织6名师生参与本次活动

实践队在安徽博物院打卡。 朱传亮摄

关注长江生态,追溯长江文明,是本次万里长江行的动因。安徽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江在此蜿蜒416公里,素有“八百里皖江”之称,皖江流域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遗产遗迹众多,也因此培育出了独特的徽风皖韵。

实践队在安徽博物院进行访谈。董梦瑶摄

在安徽博物院青铜展示厅中,一尊造型稳重古朴、雄浑大气的鼎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这尊铸客大鼎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1933年出土于安徽寿县李三孤堆楚幽王墓,为研究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其铭文内容也为研究战国时期各国铸铜作坊的工匠流通情况及其管理制度提供了依据。”安徽博物院的讲解员说。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南北文化交汇的集中区域,这里既能看到中原文化礼制影响下,长江南岸青铜礼器的铸造使用,又能在长江北岸发现具有南方特色的器物。商周时期,安徽作为中原和南方诸国的过渡地带,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实践队在安徽博物院参观。 朱传亮摄

随后,全媒体中心的同学们随机对路人进行采访,询问印象最深的展品。“位于博物馆四楼的守门按盾武士陶俑!它的造型非常独特,很有艺术感,并且结合安徽传统文化,汇合了长江上中下游的三种文化,充分体现出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有著名的徽墨,都非常能体会到安徽的特色。”一名同样是来合肥旅游的大新利体育说。

实践队在渡江战役纪念馆打卡。 朱传亮摄

随后,同学们又去了渡江战役纪念馆,一件件战役纪念品仿佛又将我们带入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渡江战役纪念馆作为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文物、图片、视频展现以及场景再现的方式,全景式地描绘了400万军民奋勇杀敌的壮阔场景,展现出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以及军民一家亲的和谐景象。除了传统的静态展览,纪念馆还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参观者带来更加直观真实的感受,观影区的一部部渡江战役纪录片和电影,更是让同学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渡江战役纪念馆不仅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更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它时刻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2023级财务管理二班的但凌峰动情地说。

自此本次“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人文”缓缓落下帷幕,同学们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这次的人文行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同学们都表示将会带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继续前行,讲好中国故事,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 张思渊 熊健琪)

(图片 董梦瑶 朱传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