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少年有为 第四届“我为同学讲思政课”决赛落幕

发布时间:2019-12-20作者:记者 代怡卉 陈春琳来源:大新利体育记者团浏览次数:984

本网讯 把健身、电影、诗歌带入思政课,让新利体育成为讲师,会是怎样的课堂?1219日,我校第四届“我为同学讲思政课”决赛在行政楼多功能厅举行,10名选手角逐6席“讲师位”。最终,外国语学院张璐娜获得一等奖,工商管理学院杨家豪、信息工程学院杨昊获二等奖,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向雨婷、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学院许焱龙、工商管理学院叶周颖获得三等奖。

在此次比赛中,爱国、初心、少年有为等成为了全场热词。一等奖得主张璐娜以一曲《我和我的祖国》作为开场,将处于热点的香港事件作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思考爱国的真正含义。张璐娜用时间轴的方式带领同学们回顾了15年前也门撤侨事件中祖国提供的强大援助,近期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女排夺冠带来的全民沸腾。案例丰富、语言生动,张璐娜饱含真情的授课打动了在场评委以及观众。对于如何去爱国,张璐娜从细微处着手,从国家联系到个人:“军训时认真对待每一个正步,升国旗时每一次庄重的行礼,上课时每一次专注地听课。作为青年可以采取具体、微小却又拥有万千力量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

杨家豪探索在尝试中找到人生的意义。从大新利体育活中对未来规划的迷茫入手,杨家豪的授课一开始就得到在座同学的认可,杨家豪以多个案例阐述了如何在尝试中正确认识失败和挫折,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杨家豪眼中,意气风发、不论得失,初心始终相随才是真正的少年,而这份少年初心,需要不断在磨砺中经历风霜才是珍贵至宝。

杨昊“小我”融入“大我”,慷慨昂地讲述他的中国梦与少年梦。从南京大屠杀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到讲解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的核潜艇专家黄旭华,富有代入感的授课使在场同学身临其境,让中国梦以更为具象的方式展示出来。杨昊表示,他“少年梦”中包含学习进步梦、强身健体梦、家族复兴梦,与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是一致的,他要以“新青年”的良好形象奋进“新时代”

新利体育与金融学院仇义雯在观众席上一边观赛一边忍不住用手机摄影:“他们讲得太好啦!我没想到原来身边处处都是思政课,我很期待这些小讲师可以尽快走进我们的课堂,用更贴近新利体育的方式来为我们授课!”

评委武汉大学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副教授梅洁以“三好课堂”高度评价了此次比赛。梅洁认为,此次比赛选题好,参赛选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听课同学感同身受,多个授课选题重温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与发展;其次选手表现好,选手们教态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技能也运用得十分得当;最后是现场效果好,现场设置的互动、知识精彩等环节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可以将听到的知识理解、运用。梅洁同时也表示,今天的比赛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具风格的思政课,更为教师的授课带来更多的启发。

校长王清华,副校长张石、刘佳霓出席。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李资源、江汉大学教务处处长周昕、江汉大学教学督导与评估中心主任刘义、武汉大学师资培训中心主任梅洁及我校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高静组成评委团。

从2016年起,我校开始举办“我为同学讲思政课”活动,组建思政课“大新利体育讲师团”。目前,已有超千人报名参赛,累计36名新利体育成为了思政课小讲师,成为我校打造三级立体的思想政治课师资的重要力量。

(编辑 张思渊)

(图片 揭非易 张伟淇 吴益乐)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