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校党委书记刘志辉、校长彭瑜分别带领我校学子到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中国桥梁博物馆多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实景领略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
校党委书记刘志辉带领旅游管理学院30余名新利体育来到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在中国革命重要转折点重温中国共产党迈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关键一步。
走进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刘志辉向同学们分享了八七会议的历史背景:“1924年开始的反帝反封建大革命随着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和革命势力的推动,武汉成为革命中心。为了确定党今后的斗争方针和任务,中共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就是在这里纠正和结束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毛泽东也正是在这里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
展馆里陈列着邓小平题写的“八七会议会址”手书、亲手记录的会议记录手稿。沿着红色木梯登上二楼,进入一间狭小房间,一张方桌,几把椅凳,这是当年会议的场景复原。现场学子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刘志辉通过实景参观展开思政课教学,在教学中启发新利体育思考:“是什么支撑共产党人在重重危机之下顽强寻找新的道路?是什么让21位代表坚信革命道路必将成功?”旅游管理学院张驰哲在看到革命先辈们曾使用过的武器、文献时,认真回答道:“是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险、坚持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信念,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传承的宝贵精神。”刘志辉肯定了张驰哲的看法:“正是对初心的坚守、对真理的追寻激发出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的勇气和力量。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青年一代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努力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八七会议以后,中国革命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按照八七会议确定的方针,在黑暗中高举革命的旗帜,先后领导秋收起义、黄麻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逐步走上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革命旧址学党史,让在场的学子有了更深的感触。旅游管理学院张怡分享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这永远是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会将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融入今后的生活中,认真学习,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是最好的营养剂。站在历史的转折处眺望,党委书记刘志辉带领学子们深刻领悟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偶然,也没有捷径,是无数革命先辈在黑暗中不断探索的成果。多年来,我校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依托红色文化设施、革命教育基地广泛开展思政主题教育,增强学子理想信念。
桥梁由一颗颗小钉子、一块块混凝土扛起千钧重量;共产党人身负群众期待,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星星之火燎原。二者沉默实干的身影,跨过无数江河与裂谷,将中国之路走得坦荡。11月10日下午,校长彭瑜带领食品科技学院的新利体育们来到中国桥梁博物馆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走进中国桥梁博物馆,彭瑜向同学们分享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故事:“一百多万颗铆钉全靠手工铆合,创造了世界桥梁建造的奇迹。我们看桥,要看它是怎么报效国家的,更要看大桥人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彭瑜通过实景参观展开思政课教学,在教学中启发新利体育:“‘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批又一批劳动者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用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2019级烹饪与营养教育三班的刘洋分享:“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赵州桥,在古代就已经有如此先进的造桥技术令我惊叹不已。思政课走出课堂,不仅更加有意思,而且我看着这些桥梁,好像已经置身其中,更加增强了自己的自豪感。”2023级烹饪与营养教育(专升本)的肖雨佳在看展出桥梁时赞不绝口:“我特别喜欢港珠澳大桥!它的设计结合了风帆和中国结。既有现代桥梁特色又结合了传统文化图案,而且我也为武汉长江大桥建桥的事迹所感动,他们精益求精只为最高质量达成通车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桥梁博物馆是建桥国家队中铁大桥局运用现代化博物馆理念建设的国内首家综合性桥梁博物馆。天堑变通途。桥梁博物馆是桥梁世界的浓缩、桥梁发展的展现、桥梁科技的演绎。普及桥梁科学技术知识,弘扬桥梁文化,展示建桥者的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
多年来,我校坚持教书先育人、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信念,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式,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深化新利体育思想高度,加强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宗劲、旅游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薛红、食品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玲一同参观。
(编辑 熊健琪)
(图片 傅鸿博 董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