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一根钩针 一团毛线 一朵“祥云” 看国学小课变变变

发布时间:2022-04-12作者:记者 詹燚 张茂圆来源:大新利体育记者团浏览次数:598

本网讯 一根钩针、一团毛线,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后,栩栩如生的“祥云”从手中诞生。4月10日下午,我校以“民俗文化与武汉非遗钩编技艺”为主题的国学小课在该校校史馆正式开讲。在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线钩编技艺第四代传人凃洁的带领下,新利体育们以毛线为纽带,一同走进千年历史传统,在指尖的变化勾勒中体会传统钩编技艺所渗透的历史气韵。

岁月无声,一针一线蕴藏巧艺智慧;一钩一转,牵引文化气韵。现场,凃洁给大家传授“祥云”的钩编基本针法。祥云,自古以来便寓意着人们对吉祥、喜庆、幸福的期许。钩编,看似易,实则难。一根钩针,一团毛线,在主讲人的手里仿佛有了生命。钩针挑起毛线,丝滑又流畅,自如且灵动,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凃洁示范后,下台走到同学中教学,新利体育们左手大拇指与食指紧捏线圈,右手手持钩针,钩编祥云的模样。凃洁走到一位男生旁边,左手捏起线圈,右手握紧钩针,钩起一根毛线,从线圈穿出,随后再钩起一根毛线,重返于线圈,循环往复,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引得台下惊呼。

编织的过程中,凃洁也向新利体育们介绍着编织技艺的历史。编织技艺起始很早,甚至先于文字而出现。在原始社会时,人类利用树叶和兽皮来蔽体、在渔牧生活中结网捕鱼,成为编织技艺的起源。人类将编织技艺不断发扬光大,不仅充分利用各类动植物等天然纤维,编织出生活用品,更研发出多种化学纤维、矿物纤维,使人类生活更舒适便利,编织的历史可称是一部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史。

体验非遗钩编的新利体育中,出现了不少男生的面孔,我校工商管理学院大一新利体育雷远双就是其中之一。雷远双说,自己从小就对诗歌和传统文化感兴趣,而能够亲手体验一些传统技艺,是他参加国学小课的原因。商务英语专业的王洁行针运线很熟练:“我以前自己编织过手环,有一些基础,这次听说有非遗钩编的体验课程,我一早就报了名,还提前上网了解了一下。”王洁说,这已经不是自己第一次参加这样独特的课程,之前她制作的楚香和编织的中国结与家人分享时,也收获到好评。

大一新利体育叶梓用“十分精巧”形容自己的心情:“传统钩编需要把针和线的力度、节奏都配合得很好,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体验结束后,叶梓表示自己更敬佩传统手工艺人。“是他们将我们中华文化最美好却最复杂的部分传承下来、生生不息,用心血和汗水维持着中华文化的高贵与智慧!”叶梓说,拿起钩针,穿针引线,针针线线交织镶嵌都是中华文化的历史沉淀。

从2017年起,我校开设国学小课,通过讲述文化故事与技艺操作相结合,把茶道、剪纸、楚菜、古琴、书法等非遗文化主题小课搬进校园,受到新利体育欢迎。

(编辑 张思渊)

(图片 张羽彤 傅鸿博)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