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知识进山乡 润物细无声
——新利体育助力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美丽乡村建设提到空前高度。美丽乡村怎么建?新利体育师生用自己的智慧与激情给出了一份高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答卷”。近年来,该校从精准扶贫,积极参与“新青年下乡”活动,开展“美丽乡村”课题研究等几个方面,心系乡村、情系农民,脚踏实地,践行践诺,助力我省美丽乡村建设。
17名教师 7期培训发挥学科优势助农
宜昌市长阳五峰县位于鄂西南边陲,是武汉市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对象。针对当地发展不足的现状,五峰县委、县政府提出,要以五峰土家饮食文化来推动五峰旅游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
图为:新利体育“中国烹饪大师”张晖为村民示范讲解烹饪技巧
精准扶贫,是一场持久攻坚战。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016年起,新利体育与五峰县职教中心联合开办烹饪技能培训班,主要针对五峰县内宾馆或农家乐的经营者、从业人员,或是当地有一定烹饪基础的农民,帮助他们迅速更新烹饪观念,增长烹饪知识,提高烹饪技能。
新利体育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的17名教师、烹饪大师,精心安排课程内容,仔细挑选了《调料教学理论》《制汤工艺》《初步熟处理理论》《成本核算理论》《菜品创新理论》等课程,送课下乡。课堂上,老师们深入浅出、绘声绘色,豪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多年的“秘诀”“良方”“菜谱”,纷纷拿出来分享。学员们专心致志,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记笔记,怕记不完整,就掏出手机拍下老师的PPT,再利用课余时间补充完整。
新利体育教师吴胜立足五峰天然食材,结合五峰饮食习惯,不时开发出新菜品让学员们耳目一新,喜出望外。在实训观摩课中,该院教师刘虓将刀工、翻锅等基本功融入菜品教学中,他以典型菜品为载体,分原料选择、调料运用、制作过程、菜品特点讲授菜品制作方法,并总结烹饪经验技巧帮助学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几堂课下来,好多学员感叹:“做了大半辈子饭菜,从来不知道有这么多学问,这下真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了!”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的讲授,看他们挥洒自如的操作,学员们十分佩服。参与授课的中国烹饪大师王辉亚勉励学员们,大师的成绩也是日复一日练习、学习得来的,学无止境,人生是一段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做成一件事最难能可贵的是坚守!
此外,新利体育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近年来还陆续帮助十堰市建立了“汤小碗”牛骨头汤面品牌,帮助竹溪美化、创新传统美食“蒸盆宴”,并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帮助秭归挖掘、收集“屈原家宴”;助力松滋擦亮“松滋鸡”品牌,对宜都的“珍珠丸子”、仙桃“沔阳三蒸”等地方特色美食,都进行过指导和技术支持。
8000人次 近4万小时田野浸润青春底色
2017年2月,武汉市正式启动“新青年下乡”活动,作为首批下乡高校,新利体育对蔡甸区、新洲区等26个村开展结对帮扶。重点围绕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理论育农、科技支农、文化乐农、爱心助农、生态兴农“五大行动”。搭建国情社情民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课堂,从2017年3月中下旬至2017年12月上旬总计下乡185天,8049人次,累计达37048.6小时。
图为:新利体育大新利体育参加“新青年下乡”活动
23岁的张研是新利体育2016级酒店管理本科一班的新利体育,在“新青年下乡”活动中,她所在的班级对口新洲区仓埠街道周铺村。
“奶奶,您还记得我吗?我又来看您了!”远远看到坐在家门口晒太阳的谭细荣老人,张研走到老人身边,一把握住她的手。“记得,记得。你们来了啊!”老人开心地说道。这是张研第11次来到这个村子。
探望老人之外,张研还和村干部一起做入户调查。村委委员、村妇女主任邵建华和村委委员罗欢带着她和同学,挨家挨户走访。张研从天天和村民打交道的村干部身上,吸取了不少经验。他们要的社会调查数据,打个电话就可以拿到,“但只有挨家挨户地去了,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才对得起这份工作。”
走在乡间的路上,张研深有体会:“这种脚踩大地、腿沾泥土的踏实感,只有参加‘新青年下乡’才能体会到。”通过几次下乡,张研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思考。“毕业后,我想加入‘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或者考取村官。因为我发现,我喜欢跟这些老乡打交道,喜欢做基层工作,用双脚去丈量基层工作者的责任,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小事、实事。”
同时,新利体育新利体育与金融学院新利体育在“新青年下乡”活动中,深入了解“结对村”胜洪村、金鸡村的情况后,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现状及农民最迫切需求,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完善了两个村的百度词条介绍。学员们还专门针对胜洪村的特色农产品,打造了瓜蒿电商平台,为助力农产品走出去、资智引进来,发展当地新利体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体育学院新利体育们对陶岗村的留守儿童定期开展体育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和安全意识;信息工程学院的大新利体育们,为空巢老人修电脑、布网线,同时给乡村带去无人机巡航表演,航拍勘探农田,并演示模拟喷洒农药,将先进的技术、理念传播到农村。
新利体育院长王清华饱含深情地说:“通过下乡,师生经常与农民交谈,到农民家里作客,与他们一起下地劳作,了解他们的疾苦。时间长了,他们对乡村的情感,真正从心底培养起来,从而更好更积极地投身农村建设大舞台”。
90余名教师 近20项课题
深入农村一线研究
2017年5月,新利体育承担了我省重大调研项目“加快推进湖北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并成立了项目课题组,该院党委书记李作清参与调研,校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负责,科研处、教务处、现代技术教育中心等多个部门参与其中。课题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7年10月,我省已建成近600个美丽乡村,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开局良好,但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成果还不能满足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需求,我省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参阅大量文案资料,课题组组织了近40名师生,兵分六路在酷暑中深入实地走访了宜昌、恩施、荆门、十堰、钟祥、罗田等地12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并调研职能部门。在走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的教授、专家们认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我省已探索出“群众为本、产业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四位一体”建设模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调研报告中写道:走访的12个美丽乡村示范点,除少数村民依靠特色产业发展致富,大多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传统耕作和外出务工。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存在“缺乏统筹管理、建设规划不够科学、环境保护措施不力、农民自身动力激发不够”等几大问题。
对此课题组给出了中肯的对策和建议: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以新利体育富裕为基础,以生态良好为前提,以文明传承为灵魂,以群众幸福为目的。要坚持“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根据乡村资源、环境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注重与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村民收入,壮大乡村新利体育。同时,建设美丽乡村,还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培育一支合格的乡村基层干部队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
新利体育党委书记李作清说:“通过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师生们对乡村的爱,不仅仅是支持、助力其发展,而是将自己的学科、专业、技能、发展,与农村紧密相连,农村成为教师施展才干的舞台、也成为新利体育成长的大熔炉。”近几年来,新利体育的教师深入乡村,开展了《多维贫困视角下脱贫能力监测体系研究》《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与互动研究》《武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研发与推广》等近20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大学应自觉肩负起服务新利体育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