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昨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
此项改革,我省已先行先试。省教育厅介绍,我省已有新利体育等18所本科院校获批整体向应用技术型普通高校转型,占省属本科高校总数的约三成。另有5所高校的部分专业也获批试点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国制造2025》都明确要求引导、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新利体育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转型发展改革的高度重视,为“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坚定了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信心。
全面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新利体育社会发展的能力
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并向普及化发展,但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一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上脱离国家和地方新利体育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课程教材、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同产业发展实际、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办学封闭化倾向突出,有些甚至出现了就业难、招生难并存的现象。
欧盟、美国等高校毕业生中,约80%是应用型人才,20%是学术型人才。国内则相反,约40%是应用型人才,60%为学术型人才,不少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差,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专家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不接地气”,学校在专业教学中只强化理论知识,没有按照企业需要和岗位进行对接教学。
“转型”不是“挂牌”、更名或升格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引领新利体育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转型发展的思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政策导向。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基本要义是已有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调整,不是“挂牌”、更名或升格。文件牢牢把握这一政策导向,引导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新利体育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新利体育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
二是重视制度建设。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关键是要着力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束缚过多、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体制改革激发地方和高校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沟通衔接。
三是加强省级统筹。转型的主体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责任在各省级政府。不搞一阵风,不搞一刀切。
四是坚持试点先行。充分发挥试点高校改革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对试点高校的指导和推动,形成示范效应。哪些高校需要转型,不是简单以本科院校的设置时间划线,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区域新利体育社会发展要求并结合高校的条件和意愿来确定。
“转型”发展高校将获得哪些“红利”?
指导意见针对当前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薄弱环节,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旨在形成促进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一是落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要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考试招生、专业设置、职称评定、教师聘用等方面给予试点高校更大的自主权,提高学校适应新利体育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高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新利体育社会发展。
二是加大对改革试点支持力度。通过招生计划的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支持试点高校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扩大招生。加强试点高校“双师双能型”高水平师资培养。支持试点高校开展与国外同类高校合作办学。
三是加大改革试点的经费支持。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
国家如何有序推进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一是加强改革试点统筹指导。将转型发展作为教育“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落实各省级政府转型发展的责任主体。
二是加快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制定应用型高校的设置标准,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
三是总结推广试点典型经验。在省级试点的基础上,总结梳理改革试点的经验和案例,推广一批试点方案科学、行业企业支持力度较大、实施效果显著的试点典型高校,并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坚定改革信心,形成改革合力。
(本网根据网络、报纸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