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声音】用学术思想的交流碰撞 点燃教学科研火花

发布时间:2015-09-26作者:来源:党委宣传部浏览次数:275

       用学术思想的交流碰撞  点燃教学科研火花
      工商管理学院 王玉波(教授)

       学校最近提出,要不断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突出学术意识,加强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我认为很有必要,很符合转型提升的“武商院现实”。

       学术交流是提升高校学术水平、促进高校繁荣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与组成部分。它是启迪思维、掌握新知、纠正谬误、提高学术水平的最佳方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是高校开放办学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是高校办学的前提和基础。在科学研究日益发展、知识爆炸增长的今天,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抢占知识的制高点,对彰显高校功能,提升院校学术水平,树立学校形象,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影响深远。

       学术交流有助于转变教育思想,推动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学术交流,可以让老师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得老师树立起有个性、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先进教学观。通过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可以获得其他学者的经验和知识,同时还可以在思维上发生碰撞,形成共鸣,激发教师们的思想,使他们的思想发生质的飞跃。

通过学术交流可以促使老师站在科学的前沿,做到与时俱进,引领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新利体育而言,通过参加一些积极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能够丰富新利体育的第二课堂,不断开阔新利体育们的视野,拓展新利体育的知识面,激发学习的热情。

       学术交流有助于点燃科研火花,推动科学研究和提高科研能力。

       学术交流为优秀科研人才和科研团队提供了展示科研成果的舞台,在学术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点燃科研的火花,能加速科研的进程和速度。

       一方面他们的研究思路、方法、成果为高校同行提供借鉴和帮助,便于大家吸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人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交流讨论,答疑、解惑、思辨,共同开拓新的研究视野,通过学术交流,学者们从批评、质疑、吸纳角度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不断完善,从而提高学术研究实力和科研水平。同时好的学术交流,形成一种示范效应和良性循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从而在校内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科研人员的学术自觉和学术自主。

       学校在思想上、制度上、形式上进行改进与创新,营造浓厚、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通过提高起点、保持高规格、形成品牌,着力提升学术交流的层次;通过加强学术交流的广泛性、深入性、经常性以及倡导交流中的思想接触、学术交流,、质疑与争鸣、自由争辩,可以沟通情况,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推动学校科学研究和提升科研水平。

       学术交流有助于营造学术氛围、促进学术探讨和提升学术水平。

       学术交流中主要谈观点、认识、过程,讲究在自由平等中交流、争鸣、质疑,这种学术交流的民主化思想是浓厚学术交流氛围的坚强基石。好的学术交流能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又能保证学术交流活动持续、健康、蓬勃发展。哈佛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它以大量的开放式研讨会、讨论会、学术报告会、讲座等为基础,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为提升学校学术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术交流的名称与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大师论坛、学术年会、学术研讨会、研究报告会、专题论坛、学术研究沙龙等一系列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学院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设置,充分挖掘自身的学术传统与优势,并结合学院的校园文化,积极探索符合学院实际和成效显著的学术交流形式,真正做到把学术交流的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如此,学术交流必将促进学院学术的探讨和学术水平提升。

       学术交流有助于夯实办学基础,促进持续发展和提升学校档次。

       学术交流是高等院校办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术交流有利于学校学科优化整合、夯实办学基础,因为学科建设是学校的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工作,是学校学科带头人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根本和基础。学科是大学组织结构中最基础的单元,它承担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并重的任务;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的结合点,主要包括学科群布局、学科方向、学术梯队、团队建设、研究基地、科学研究、学术研究环境、人才培养等基本要素等。学术交流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学术成果展现和学术研究困境,促进学科建设中困难问题、前沿问题的探讨,学术交流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的互动与促进,有助于学校发现学科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学科优化整合。

       学术交流能最快的提高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的各方面素质,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发展和改革,为人才培养、学院的建设、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根据自身学科发展,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教授就当前学科发展多沟通、多联系,并以学校名义聘请为客座教授,建立长期而稳固的互动性,以此加强与国内外专家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进而提升学校档次。

(编辑  商轩)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