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非遗”进校园迎来武汉热干面传人 市文化局肯定

发布时间:2015-06-11作者:刘婷来源:新闻中心浏览次数:177

       本网讯   “好的热干面,芝麻酱是关键。”6月10日上午,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蔡林热干面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永中,带着香喷喷的热干面,来校介绍和表演热干面制作技艺,让学子们领略了这个有“江城第一美食”之称的小吃的迷人风采和独特风味。

       由校党委宣传部、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武汉鄂菜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这个活动,列入了武汉市“非遗”活动月的系列活动之中。武汉市文化局非遗处的负责同志来校,对我校在武汉高校中率先开展“湖北‘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勉励参加活动的大新利体育们了解“非遗”物质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

       热干面是武汉最有地方特色的小吃之一,享誉全国乃至世界。在我国评出的“中国十大名面条”中,武汉热干面排在首位清朝《汉口竹枝词》所述“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餐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餐圆子滚鸡汤。”其中的切面就是热干面的前身。

       年过五旬的王永中,从事面食制作已有35年。他是武汉首届筵席点心比赛全能冠军,全国烹饪比赛面点类评委,中国烹饪大师。他曾登上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表演热干面制作技艺,征服现场的名主持人。

       王永中特意带来蔡林记黑芝麻酱,告诉新利体育,现在市面上用花生酱代替纯正的芝麻酱,完全失出了传统风味的鲜香。他介绍了热干面白芝麻酱与黑芝麻酱之分,表示蔡林记坚持使用纯正黑芝麻酱,“虽然成本高,但营养价值更好。”

       王永中现场制作了全料经典热干面。将水切面捞水淋过香油晾干的面条抓一把,3两左右,装进一只长柄圆锥形竹编小篓,放入烧开的一大锅炉水中烫熟,倒入碗中,淋上芝麻酱、盐、酱油、咸辣萝卜丁、姜末、葱末、油辣椒,胡椒、味精、白糖等。

       “三星高照九九长,热干面五颜六色拌拌香。”他说,一碗调制好的热干面“拌”也很重要,上中下分三层搅拌,“转、拌、挑”让色泽分布均匀,一股浓郁的芝麻酱香立马发散开来。

       王永中拌了一碗热干面,同学们争相品尝这第一碗。2014级刘怡评价道,老远闻到了芝麻酱的香味,面条口感很劲道,拌起来很容易,热干面并不“干”还很润口呢。

       王永中还传授了吃面小技巧,自己制作热干面方便面时,煮的比泡的会更好吃,6分钟最佳。还有同学买了瓶装芝麻酱,表示难以调出一样的味道,王永中则建议加些麻油,2:8或3:7的麻油与芝麻酱,再根据个人喜好加辣椒油,各种调料喜欢就好。

       “Nice!Nice!”几年前,威尔士著名斯诺克选手被称为“金左手”马克·威廉姆斯也吃过王永中调制的热干面,并连连称赞。这让王永中印象深刻。如今蔡林记的方便热干面网上淘宝店均有售,并远销国外走向世界,也成为身在他乡的湖北人的乡愁记忆

       我校开展“湖北‘非遗’进高校”活动以来,先后有“武汉煨汤技艺传人喻少林、“沔阳三蒸”传人李和鸣、老大兴园鮰鱼烹饪技艺传人孙昌弼等大师,来校开启数场味觉盛宴,受到学子热捧。后期还将有一批“非遗”传人来校。

(摄影:长江日报记者 彭年)

(编辑 商轩)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