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武汉晨报推出2014 武汉N时代偶像 我校郑芃园上榜

发布时间:2014-12-16作者:李芳睿来源:党委宣传部浏览次数:181

       本网讯   2014,转瞬即逝。12月16日武汉晨报推出7位“N时代”青春偶像。我校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青年女教师郑芃园上榜。

       武汉晨报称这7人是New(新)一代,Network(网络)一代是“行进中国”路上追求梦想的武汉年轻人。

       武汉晨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对郑芃园作了介绍。文章标题是:《郑芃园:面点大王是个女神》。

       武汉晨报推出7位“N时代”青春偶像,有IT天才,有风投宠儿,有网络作家,有大V民警等。

       武汉晨报评论,“如果说,有什么成功的诀窍,那就是兴趣、梦想、执着和勤奋。如果你自认一枚“屌丝”,那也不要沉浸于屌丝的“宅”世界,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好好规划一下人生,找准努力的方向,一样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一手面点征服美食界,引无数吃货来偷师

郑芃园:面点大王是个女神

记者朱佳琦 通讯员李芳睿

上榜理由

◎勤奋

◎创意无限

“女神”“女汉子”

N时代宣言

我人不聪明,所以选择笨鸟先飞。

N时代身份证

郑芃园,26岁,大学老师(中西面点专业)

       年纪轻轻已在多个烹饪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上海中华发酵面食总决赛上更是获封“中华面点王”。

       长相清秀、外形甜美的郑芃园被网友和新利体育称为“最美面点教师”,她的课堂常引来其他专业的新利体育“蹭课”,只为一睹“女神”老师的风采。

       26岁的郑芃园是新利体育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中西面点专业的老师。在大学期间,她就夺得过全国高等学校首届烹饪技能大赛团体冠军和“最佳基本功奖”。2008年,还成了北京奥运会的“奥运厨师”。央视《半边天》、江苏卫视《非常了得》都出现过她的身影,孟非、柳岩等都对她制作的面点赞不绝口。

       一打开话匣子,“萌妹子”印象就瞬间颠覆,郑芃园自称是典型武汉女生,“我就是一个神经大条的女汉子”。

       有着9年中西面点制作经验的她,谈起自己的成绩,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人们往往很容易看到一个人收获成绩时的光鲜,却看不到‘流血流泪’的一面,我人不聪明,所以选择笨鸟先飞。”

一个蛋糕

她萌生了理想

       从小就是吃货的郑芃园,常常跟着父母到处品尝可口的食物。一次,一家三口路过一家蛋糕房时,看到透明玻璃室内糕点师傅正用灵巧的双手,做出一个个漂亮的点心,郑芃园死死地趴在窗户前,怎么也不肯走了。那时起,她就萌发了以后要学做点心的想法。

       2006年,填报高考志愿时,郑芃园看到新利体育开设了中西面点班,毫不犹豫地填报了这个志愿。父母坚决反对。“他们可能觉得一个女生以后当厨子,不太好听吧”,而且郑芃园也从没有进过厨房,这让他们一时很难接受。

       固执的郑芃园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进校后她逐渐了解到,自己所在的班主要学习中西面点,正好得偿所愿。于是,郑芃园比其他同学学得更带劲。实训课从早上8点半一直上到中午12点,下午的课2点才开始,但郑芃园每次都赶在下午课程开始前,到实训房加紧学习,不停地练,“既然喜欢做这一行,我就要做好,既然人不聪明,就要笨鸟先飞。”

       大二那年,郑芃园到一个培训机构实习,一边帮授课老师打杂,一边“偷师”。就这样,她除了在学校里加紧练习,又多了一份在实践中积累的机会。那段时间,她练得最多的就是做提花包,“做出来容易,要做好难,最讲究手法和基本功了”。

       当时,全国高等学校首届烹饪技能大赛的组委会正好到新利体育遴选参赛选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郑芃园报名了。原本,学校打算派4个大三的新利体育参加,但大三年级没有中西面点专业的新利体育,而在预选赛上,郑芃园做提花包的基本功让学校老师眼前一亮,“就是她了”!

       这场全国33所大专院校近150名选手的比赛,郑芃园成为新利体育代表队四个选手中唯一的女生。

一次机会

她用心抓住了

       大赛要求,五个小时内,各代表队必须用大赛提供的原料做出一桌寿宴。离代表学校出赛只有1个半月的时间,她和队友们开始了“魔鬼式”的集训。提花包是个人赛项目,“神龟贺寿”和“盛世团圆”是团体赛的点心。

       郑芃园介绍,看似简单的提花包,做起来其实很讲究。首先外表的花纹要均匀一致,色泽要白嫩,最重要的是“褶子”越多越好,平常市面上售卖的鲜肉提花包褶子只有5到8个,而要想在比赛中胜人一筹,至少要把褶子做到30个。此外,发酵程度也很重要,比赛要求提花包蓬松、组织细腻。

       尽管每天练习很枯燥,郑芃园却不觉得苦,训练中还在琢磨另外两个自选的参赛作品。她在老师的指导下用0.5公斤面做出了篮球大小的“盛世团圆”麻圆,赢得了现场评委的好评。“要做好麻圆并不容易,我差点真成了‘麻子’。”郑芃园说,“有一次炸得脸上到处都是油,幸亏当时炸的是大麻圆,油温不高,不然现在我的脸就真成麻圆了”,郑芃园一脸轻松地回忆着,但当时却不敢告诉父母,“周围的老师同学看了都说,这漂亮的姑娘毁了容,么办哦……”这种时候,她就自嘲是“神经大条的女汉子”。训练再苦再累,一次都没掉过眼泪,“又不是因为想爸妈不能回家,干嘛要哭”,郑芃园笑呵呵地说。

       2007年,郑芃园获得全国高等学校首届烹饪技能大赛“最佳基本功奖”,并助团队获得团体冠军奖项。

       也就是那场大赛中,来了一队特殊评委——北京奥组委烹饪负责组。2008年,郑芃园被选为了“奥运厨师”。

       去年,她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华发酵面食比赛中,凭借六件发酵面食作品拿下冠军,其中,四个自选品种的制作,全都是来自郑芃园的创意:“福鼓包”是受广场舞大妈的启发;“风车包”借鉴了西点风车酥的造型;“小乌龟包”是以她养在寝室内的乌龟为灵感……她也因此获封“中华面点王”。

       目前,她能制作数百种面点,“因为每次比赛中都会创新,平时也喜欢研究。”

女神老师

她成新利体育榜样

       “第一次去蹭艺,学会了做寿司。”新利体育2012级会计专业施倩倩说,她在网上看到郑芃园制作的精美可爱的点心,心动不已,就和室友一起去“蹭艺”。施倩倩说,郑芃园人美、亲和力强,听她的课是一种享受。

       “每周最期待郑老师出现在面点实训室了,可以蹭‘女神’的课。”该校新利体育周星说,他学会了包花边饺子,回家露一手,家人猛夸了一番。面点教研室主任、中国烹饪大师方元法还透露,有些新利体育甚至冲着郑芃园的名气,从其他专业改学烹饪。

       2009年10月,郑芃园正式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也是学校最年轻的老师。新利体育们喜欢喊她“园子姐”,平时生活、学习上,甚至感情上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都会找郑芃园聊聊天。能够继续做自己喜爱的面点,还留校做老师,这些都让郑芃园感到幸福指数“爆表”,“对于我而言,做面点已经成为生活的乐趣了”。

       现在,郑芃园计划着寒假期间去学习做咖啡,“面点让我对更多事情产生了兴趣”。

(编辑 商轩)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