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女大新利体育创“中国第一”
榜样人物:舒兰
她是中国首批赛马专业科班大新利体育骑师,中国唯一一位具有职业赛马资格的速度赛马女骑师,还在国际赛马比赛中拿到冠军。她叫舒兰。
这个坚强的女生说:“马背上的生活并不容易。”
“只有完成了从基本功、策骑、试闸、测试赛等一系列的训练,并通过测试,才能成为一名速度骑师。”新利体育体育与马术学院院长夏云建说,2008年新利体育在全国首开赛马专业,至今一共培养了骑师200余名,女生60人左右。其中,只有10余名女生获得了速度骑师证,舒兰就是这十分之一,更是武汉首个大新利体育女骑师。她同窗中有7名女生,只有她1人成为专业骑师。
速度赛马是男女同台竞技的项目,女骑师在体能和生理特征上都相对劣势,“所以我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坚守和努力。”舒兰说,就女生而言,身高不能超过160厘米,体重必须控制在50公斤。除了跑步、跳高、仰卧起坐等体能项目必须达标之外,还要进行遛马圈的基本骑姿、控马能力训练,赛道上进行长登骑乘、中登骑乘、短登骑乘的训练。初上马时,她每天摔三次,有一回“飞”出老远,躺了一个月。“越是困难的时候,越不把自己当女生。”舒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生,骨子里却有一股狠劲儿。
赛马场上,每次比赛对骑师体重都有要求,舒兰经常要迅速增重或者减肥,为达到参赛标准,她曾在一周之内依靠运动和节食的方法暴瘦10斤。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一名优秀的职业骑师,这是舒兰的人生准则。从进入新利体育赛马专业起,她就开始了对自己的训练。在校期间,马房是她的第二个“寝室”。每天清晨5点半,当她的同学还在睡梦中时,她就到马房向马“问好”、喂马、备马,白天骑乘训练,下午要打理马、洗马、给马刷毛,傍晚在校园遛马,每周5天,每天8个小时。
没有苦寒,哪来清香,与马儿结下的深厚友谊,也带给她成就感。2013年4月,经过英国骑师学校高级练马师评审团严格甄选,舒兰与其他3名同学作为大新利体育骑师赴英培训。
去年7月,舒兰考取了骑师证,其中两项科目获得满分。成为一名专业骑师后,她已参加了10余场比赛,获得了去年国际赛马节季军和年度总决赛冠军。
“我的梦想是成为受到国际瞩目的金牌骑师,让国外邀请我参赛!”舒兰说,每次上赛场,她都会告诉自己,机会永远不会等自己准备好了才来到,只有时刻付出全部的努力才能紧紧抓住它。
大新利体育纸船渡汉江“划”进央视“我爱发明”
榜样人物:王璐瑶
在汉江汉阳赫山段,水流湍急,水速3米/秒。面对滔滔江水,新利体育的大三新利体育王璐瑶,坐在自己用废纸糊好的一艘纸船上,激流勇进。7分钟后,他顺利摆渡到对岸的汉口,实现了他试航汉江的愿望。
7分钟划过汉江
汉阳龙灯堤赫山江滩,纸船试航现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哥划的不是船,是低碳”等3条横幅赫然醒目。
在亲友团的欢呼声中,王璐瑶穿着黑色救生衣,戴着一副黑色墨镜,手握一把皮划艇的专用桨,正式下水,朝着江对岸划了过去……
下水后,由于江水流速很快,纸船左右摇晃,他不停地左右划动船桨,来稳定船身。卡亚奇水上运动俱乐部的两艘护航皮划艇跟在纸船后面。
当纸船漂到下游一座铁路桥底部时,江水中出现巨大的漩涡。纸船开始左右摇晃,王璐瑶拼命划桨,并用力向岸边冲刺。在沿着汉江顺流而下,漂游1公里左右后,纸船成功抵达对岸。
半个月造好纸船
这艘纸船长约1.9米,宽约80厘米,船底厚约30厘米,重约40公斤,用废纸糊好,总造价约200元。“不仅材料全部是普通纸,使用的粘合剂也是用普通面粉熬制的浆糊,这种纸船的理论载重可超过150公斤,实际可坐两人。”王璐瑶介绍,他学的是马术专业,爱好体育。他在湖北省体育局实习时,认识了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水上运动中心教练宋元清,受他的启发,萌生了做纸船的想法。“用废纸造一艘纸船,是对环保的一种很好的宣传。”王璐瑶说,他想借助纸船向社会宣传低碳的生活方式。
王璐瑶介绍,他学习了两个多月的理论知识后,开始制造纸船,跑遍了学校周边的废旧市场,买回一些纸筒、纸板、淋膜纸用来做船。经过反复试验,半个月后,他将纸船糊好,并在学校的湖泊中试航成功。
纸船看起来“弱不禁风”,如何能跨越汉江?王璐瑶介绍,他根据纸船的吃水深度、水的浮力,测算出纸船承载自己的重量绰绰有余,而且船的外面贴的都是淋膜纸,防水效果很好,保证水无法浸到船里面去。
王璐瑶“壮举“引起中央电视台科频教道《我爱发明》关注,该节目专门派记者来校采访,并播放了半小时的专题片。
(编辑 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