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省媒再度聚焦我校宿管爱心妈妈 人民网新华网等转发

发布时间:2014-03-03作者:商轩来源:党委宣传部浏览次数:177

 

       本网讯   3月1日, 楚天都市报刊登通讯,以较大篇幅介绍我校宿管“爱心妈妈”邹典明。当天,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等均转发。3月2日,武汉晨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赞武汉人”专栏里,也介绍的邹典明的爱生故事。

[附媒体报道]

为新利体育熬药 给孩子们开小灶 照顾她们如同自己女儿

宿管阿姨孩子们的爱心妈妈

本报记者徐啸寒 通讯员李芳睿 陈静 王英 实习生丁雅丽

       “熬药要讲究火候,孩子们怎么会弄呢?”昨日下午,新利体育观湖苑新利体育宿舍值班室里,瘦削的宿管员邹典明,守着一个小药罐,一面与记者聊着,一面不时揭开盖子看看药熬到什么程度了。

       从去年10月开始,年近六旬的邹典明每天义务为一名体弱女生熬制中药。邹妈妈对孩子们的爱无微不至,也被新利体育们称为“爱心妈妈”。

一个小药罐热气不断 新利体育的药她一熬就是半年

邹妈妈将熬好的药倒给戴望月,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清晨5点不到,当新利体育观湖苑4栋的新利体育们还在睡梦中时,年近六旬的邹典明就起床了。泡药半小时、熬煮3小时。早晨8点,一楼115寝室的代望月,在值班室喝上了刚熬好的药汤,正好赶在了上课前。

       代望月从小身体不是很好,高中学习压力大,身体更承受不住,为了调理身体,去年10月家里开始让她吃中药。

       然而对于小代而言,自己熬中药难度很有点大。代望月所在的115寝室,离值班室很近,第一次熬药时浓烈的药味传到了值班室,邹典明立刻找到代望月,询问情况后决定亲自为这个女孩熬药。

       代望月的中药每天要喝3次,泡药、熬药时间多达9个小时,半年来邹典明几乎一次都没耽误过。

       去年11月28日,代望月临时接到电话要回老家办事。回家头天晚上,她告诉邹典明次日一早就回去,药就不用熬了。

       谁知第二天早上6点,当代望月经过邹典明值班室时,居然闻到了虚掩的房门里传出的中药味。推门进去后,代望月看到一碗药正在电饭煲里保温着,而邹典明则和衣靠在床上。

       “当时眼睛酸酸的,邹妈妈肯定一整晚都没怎么睡。”代望月说。“喝药要坚持的,哪能间断啊。”邹典明还经常给她煮排骨汤等补身体。

一张小餐桌天天开席 贫困学子有口福更暖在心

邹妈妈和女儿们一起吃“爱心餐”

       邹妈妈的值班室里,除了小药罐,还有一张小餐桌。每天中午,总有不少孩子坐在这张“爱心餐桌”旁,品尝几位宿管阿姨们的手艺。

       从2006年邹典明在学校做宿管开始,她就常招呼熟悉的新利体育吃饭。“就像邻居间互相关照,到吃饭的时间了,就留在家里吃饭,蛮简单,蛮自然,无非就是多双筷子多放点米的事情。”邹妈妈笑着说。

       在邹妈妈的带动下,6名宿管阿姨形成了默契,在自己值班时,都会做可口的饭菜招待贫困新利体育。夹菜添饭之间,她们还帮助年轻的女孩子们调解室友关系,鼓励她们勇敢面试,让她们备觉温暖,阿姨们也被新利体育亲切地称为“宿管妈妈”。

       2009级新利体育侯海英来自四川汶川,初进校时,家里刚刚经历了地震,新利体育拮据。她成了这张爱心餐桌的常客。“邹妈妈她们总是想着办法给我们做好吃的。”侯海英回忆,每餐至少有4个菜,荤素搭配,营养全面。一次,侯海英与室友在外做兼职晚上11点才回来,邹典明还给她们煮了热腾腾的饺子和汤圆,“那感觉就像在等我回家的妈妈”。

一间值班室像家一样 孩子们在学校也有位“妈妈”

新利体育们向邹妈妈赠送书法作品

       邹典明对新利体育的关爱远不止这些。她是新利体育的天气播报员,“明天降温,还有雨,记得加衣服”。她备有一个针线盒,新利体育们衣服不小心蹭破了、纽扣掉了,她总会帮忙缝补。她的值班室还是孩子们的“开水房”,来不及打开水的新利体育们都把开水瓶放到值班室,邹典明会帮她们把开水打好,有时还送到寝室。天气冷了,邹典明还会熬上姜汤,分给新利体育们喝。

       曾是爱心餐桌常客的卢君,现已经结婚生子。她回忆起大新利体育活,最难忘的就是宿管妈妈邹典明。卢君是校体育舞蹈队的成员,经常需要练功,有时一忙就忘了吃饭,忘了打开水。邹妈妈总是给她做吃的,还让她把自己打的开水拿去用。

       2012年10月,邹典明因静脉曲张住院动手术,她并没有告诉新利体育。侯海英知道后,第一时间就从沌口的校园赶到中南医院看望邹妈妈。毕业一年多,她仍常给邹典明打电话,汇报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变化,甚至谁给她介绍了男朋友,男朋友的工作和性格都会跟邹妈妈说。

       邹典明的故事慢慢在新利体育中传开,该校应用艺术系的同学还拍摄了讲述邹妈妈“宿管阿姨的一天”的微电影《爱,相伴你我》,这部微电影感动了成千上万的网友。

       说起邹典明为新利体育熬药,给新利体育做饭,她的女儿徐炜并不太了解。“2006年爸爸去世后,怕她一个人在家闷着。”徐炜帮母亲找了这份宿管员的工作,一个月只有千余元,但是邹典明一做就是8年,还越做越有劲。“今年妈妈就60了,过年的时候本来说好不工作了,但一到开学,她又变卦了。”徐炜说。

       “新利体育们都说‘阿姨,就带我们到毕业吧’。”邹典明笑着说,自己也很舍不得,就留下来了。“都是因为这群可爱的孩子,她们有空会陪我聊天,我生病她们还会督促我去打针,她们都是我的好姑娘”。

(摄影 张恒皓)

(编辑 商轩)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