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1年元月上旬,我校将迎来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验收。自2008年5月被被批准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以来,我校师生员工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突出重点,强化内涵,坚持理念更新,提高示范意识,整体推进了示范校的各项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
我校领导班子对示范校建设高度重视。深入学习示范建设文件,系统设计建设方案和任务,明确建设目标,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示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示范建设办公室,由教学副院长任主任,并设立7个分项目组和4个重点专业建设分项目组,负责指导、管理所属子项目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制定了《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省示范院校建设管理机构及职责》、《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各示范专业不断完善建设方案,为示范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学校对4个重点专业的建设给予了政策和经费的重点支持。
武汉市政府大力支持我校示范校建设工作,将其列入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高新利体育作要点,成立了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领导小组,对我校示范建设给予全局性指导。市领导先后带领市教育局、商务局、财政局、物价局、国土规划局、房产局以及武汉新利体育开发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学校召开专题调研会议,了解示范建设的进展情况,解决具体问题。
通过示范建设,我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取得新成绩。按照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要求,各专业依托教改课题,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工作,四个重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都以省市课题立项形式深入开展专题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四个重点专业已分别形成“循岗导教2AB”、“三线并行,二层深入”、“项目导向工作室制”、“个性化2+1”等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新利体育特点,采取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虚拟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教师围绕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建设取得新进展。学校出台了《关于印发“五个一”专业建设工程的通知》,要求每个专业都必须建设一个以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体系,建立一个基于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个基于工作过程,工作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体系,建立一个“融教学做、理实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建设一支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双师结构优良的教学团队。各专业积极推行“五个一”专业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核心课程体系。学校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编写出版了一批高职高专教材。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发展。出台了《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教师企业锻炼管理办法》,近三年来,组织248名教师到130余家企业,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挂职锻炼。同时申报教师参加省教育厅“千人计划”项目,积极推动教师脱岗一年,实质性在企业挂职,学习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组织全体教学系主任赴长沙、哈尔滨和大连进行高职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安排骨干教师到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培训进修,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引进行业专家、副教授等高技能和高职称人员。出台了《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及管理办法》,建成了省、院两级教学团队建设格局。
实训实习条件建设取得新成效。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各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生产性实训室建设。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吸引企业对学校的技术、师资和设备支持。目前与企业、行业合作建立了相对稳定、运行良好的的校外实习基地130余家,其中,70余家实现“双挂牌”。
教学资源库及共享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对课程的各种媒体素材进行采集和分类;实现了对教学资源的加工、上传、内容管理、信息资源的存储、内容挖掘及检索、内容发布及其它系统管理功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资源远程网络教学的共享平台。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先后引进了ILAS数据库系统、麦达电子资源制作系统、图书批查系统、教材管理系统等。
形成了较强的区域辐射与社会服务能力。近三年来,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需要,积极承担各级各类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培训鉴定11479人次。2010年,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武汉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奥运、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社会服务,2009年被评为“武汉市十佳青年志愿服务集体”,2010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不断构建新利体育能力与素质拓展体系。建设校外素质实践基地,提高新利体育综合素质。加强新利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新利体育心理素质。广泛开展以提升新利体育职业技能为目标的业务素质拓展活动。加强现有29个新利体育学术科技专业社团组织建设,通过专业技能节、新枫读书节、后官湖论坛、“一系一品”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促进新利体育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印发了《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院系两级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制定了《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院系两级管理教学工作实施细则》、《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院系两级管理新利体育工作实施细则》、《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院系两级管理经费切块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全面推行院系两级管理。进一步推进目标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学年学分制工作,修订完善了《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年学分制管理暂行办法》、《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年学分制导师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进一步强化了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形成了“五制并举”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我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