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在校谈“悲剧精神与人生态度”

发布时间:2012-05-25作者:来源:新利体育浏览次数:183

     

        本网讯   5月24日下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历史人物的悲剧》的华中师范大学邱紫华教授,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进行了“悲剧精神与人生态度”的专题讲座。这是我校致远讲坛的第五讲。

        邱紫华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东方美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东西方文学史、美学理论及悲剧等方面的研究,其著作《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东方美学史》等书籍深受广大读者青睐。

        讲座开始,邱紫华教授阐述了悲剧的定义。他指出,悲剧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其特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悲剧是悲痛、哀伤的审美效果,与喜剧截然对比,是从社会悲惨的事件、生活的痛苦与毁灭、生命的死亡中挖掘出来的美,但并不是所有的死亡和痛苦都具有我们所说的那种悲剧美。他以佛经中微妙比丘尼在遭遇接二连三的生活痛苦后出家化尼的故事为例,指出微妙比丘尼的悲惨命运使我们深感同情和怜悯,却不能震撼我们的心灵,没有体现悲剧美。

        悲剧的另一个特性是对处于不幸和苦难中的人进行审美的评价和判断,并因这些悲痛的情感产生令人震撼的崇高的美,如《窦娥冤》中在面对恶势力勇敢斗争的窦娥的抗争精神即悲剧精神,就体现了悲剧的美。

        谈到悲剧精神,邱紫华说道,悲剧精神是人面对生活和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死亡、苦难和痛苦时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和抗争精神。它不仅仅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需要宣扬的精神,更是我们应该把握和拥有的精神。他先后用梁山伯与祝英台“生不同床死同穴”的精神以及杜十娘以死抗争爱情的毁灭的故事将悲剧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

        邱紫华提到悲剧精神在人生中的体现。“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面对挫折时要用悲剧精神来克服,不能自暴自弃,要敢于拼搏,不断超越自我,张扬悲剧精神。”他以自身从工人到博导的经历为例,他18岁高中毕业都没有鞋穿,在文革中还坚持学外语,指出人在逆境中要坚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在逆境中奋斗,直至坦途。 

        从悲剧精神到人生态度,邱紫华教授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为大家展现了悲剧的美,正确引导大家在人生路上应该以何种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逆境,赢得在场同学的阵阵掌声。

(编辑:李芳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