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开展第二场博士教师代表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04-10作者:见习记者 常诗雨 周婧茹来源:全媒体中心浏览次数:421

本网讯 48号上午,我校在行政楼508会议室开展第二场博士教师代表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孟武康,校长彭瑜,副校长梅德高、刘佳霓出席会议。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科研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负责人12名博士教师代表聚一堂围绕如何有组织开展科研,共话学术成长与学校发展。

我校开展第二场博士教师代表座谈会。郑梓岩、王芷睿、刘可昕摄

党委书记孟武康表示,作为青年博士,要结合学校定位开展科学成果研究,侧重项目成果服务地方新利体育发展。学校目前正处于申硕关键期,要构建信息互通的科研平台,打破信息壁垒,组建团队是关键,各博士教师应成为科研队伍的主要力量,加强融合创新,做到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研效能。

党委书记孟武康作讲话。郑梓岩、王芷睿、刘可昕摄

校长彭瑜指出,实现有组织科研,要切实增强有组织科研意识,切实提高有组织科研水平,切实加强有组织科研保障。彭瑜要求,博士教师要做好科研工作,不仅需要进入社会了解国家发展需求,还需进入团队将个人知识与他人知识跨界融合,更要进入平台、搭建平台,成为科研领军者,培养科研人才。

校长彭瑜作讲话。郑梓岩、王芷睿、刘可昕摄

副校长梅徳高指出,博士教师在科研既要重视个人单兵作战,明确个人研究方向,也要重视团队力量,不仅做到学科交叉融合,集思广益,也要做到多层面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副校长梅德高作讲话。郑梓岩、王芷睿、刘可昕摄

艺术学院博士教师代表吴远忱围绕“有组织科研”提出建议,她指出,应对科研评价机制进行转变,由“评人”转变为“评事”,注重科研任务本身的价值与完整度;要跨学科搭建平台,建立多学院协同作战机制;要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培养兼具科研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创新人才。通识教育学院博士教师代表王林提出“两轨三线五轮”有组织科研框架,并就外国语学院跨学科合作不足、体育学院教学科研融合等问题提出建议。外国语学院博士教师代表易文燕建议学校搭建平台、学院推动项目、教师主动参与,促进跨学科协作;体育学院博士教师代表祁青提出内容涵盖教学与科研融合定位、有组织科研的相关实践与思考,并给出申请书打磨、课题结题、科研教学数据平台等方面问题与建议。

各学院博士代表发言。郑梓岩、王芷睿、刘可昕摄

学校各职能部门也分别博士教师代表意见与建议给予回应,表示以最大力度支持博士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实现学校科研水平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以高质量成果助力我校申硕。

(编辑 张思渊 毛雨晴)

(图片 郑梓岩 王芷睿 刘可昕)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