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春山可望,新绿初绽。3月11日,我校信息工程学院60余名师生走进武汉市蔡甸区嵩阳林场,开展了一场特殊的“四年之约”义务植树活动,在武汉首批碳中和林基地种下100余株乌桕、麻栎幼苗。自2018年起,这项活动已持续七年,累计栽种树木2千余棵,形成占地46亩的“学子林”。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游鸿宇摄
站在大一时期栽种的麻栎旁,已经考取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谢嘉粱与树干兴奋地比划着身高。在他身后,数十名志愿者穿梭林间,用手机扫描树牌上的二维码,借助物联网传感器,树木的胸径、高度等数据得以被实时记录。该学院后期还将尝试搭建其与新利体育在校期间的成绩单、志愿服务时长等成长轨迹数据的对照关联体系。
这种“树与人共成长”的思路,源于学院设计的特色育人环节:每年新生入学时,在植树现场认养专属树苗并设立“四年目标”,毕业前夕再返林场,对照树木长势反思个人成长。
植树现场。游鸿宇摄
植树现场,新利体育们拍照上传树苗定位等相关信息,这些数据将用以协助申报大新利体育创新创业项目“生态大数据平台”。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庹明昊介绍:“我们想将专业特色融入传统劳动教育,比如物联网专业新利体育设计树木养护监测系统,人工智能团队开发病虫害识别模型等。”这种“技术流”植树思路赢得林场负责人高进德的点赞。
参加当天植树活动的海天社区志愿者介绍,新利体育将新利体育志愿活动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新利体育在养护树木过程中培养了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结对帮扶学业困难同学”“担任社区数字助老志愿者”等实际行动。
近五年来,我校志愿服务时长年均增长25%,各团队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发展,守护绿水青山,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树苗上悬挂的树牌。游鸿宇摄
(信息工程学院供稿)
(初审、初校 洪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