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如何管理和实践?

发布时间:2024-10-28作者:记者 毛雨晴来源:全媒体中心浏览次数:37

本网讯 近日,“通识教育与当代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我校举办。为深度交流讨论,大会特设置了多个分主题论坛,10月25日,我校于南区大新利体育中心学术报告厅开展“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管理与实践”专题论坛。本次会议共6人进行报告。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教授秦尊文主持本次会议。

秦尊文教授主持本次会议。 赵冰彦摄

晋中信息学院副校长陈春苗就“内陆应用型高校实施博雅教育的跨文化实践”进行报告。她讲述了晋中信息学院实施博雅教育的理念、模式、收效及展望。该校通过荣誉学院选拔、小班化教学等模式,开创特色通识学院,培养新利体育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

陈春苗副校长作报告。 李林笑摄

武汉传媒学院校长王瀚东就“从‘交往行动理论’视角看通识教育”话题进行分享。他从通识教育的多重定义与体系构建进行展开说明。其讲述的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强调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的重要性。王瀚东表示通识教育需融入生活世界,通过交往行动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王瀚东校长作分享。 赵冰彦摄

计量新利体育学博士蔡慧芬以“中英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区别”为主题进行报告。她表示英国的通识教育强调批判思维、跨学科学习,鼓励新利体育自主选择课程。而中国的通识教育更多是专业课程的补充,用于满足学分要求。

蔡慧芬博士作报告。 赵冰彦摄

我校通识教育学院副教授王林就“人工智能AI在数字化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与探索”话题进行分享。他从人工智能的三次浪潮开始为大家介绍人工智能技术的变迁,并介绍了AIGC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

王林副教授作分享。 赵冰彦摄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金晶晶就“‘通专融合’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进行讲述。他认为通识课和专业课是不能互相割裂的,应该是相互融通、互为一体的,金晶晶通过举例,说明应该根据各专业不同的特点开设符合专业特色的通识课。

金晶晶副院长作报告。 赵冰彦摄

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欧洲体育发展与休闲研究学院院长约尔根·米塔格就“从社会科学角度看德国体育与教育”话题通过现场连线进行分享。约尔根·米塔格在跨国视角下建议在学前教育组织中推进利于形成基层氛围的激励机制,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相关政策的首要挑战。

(编辑 张思渊 闫自然)

(图片 赵冰彦 李林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