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校企之间的产教深度融合,建设高水平软件与汽车智能产业学院及数字人才培养基地,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9月26日至27日,校党委书记孟武康、校长彭瑜带队赴东软教育科技集团进行考察交流。发展规划处、教务处、机电工程学院及信息工程学院主要负责同志一起前往考察。东软创始人、东软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刘积仁,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执行董事、CEO、总裁温涛,副总裁、高等教育事业部总经理邓海波等共同出席了考察交流活动。
考察交流期间,校党委书记孟武康一行首先考察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博川校区、软件园校区、东软教育健康医疗科技园的睿康心血管病医院及睿康之家颐养院等。在考察交流现场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温涛总裁、邓海波副总裁等相关同志详细介绍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及SOVO新利体育创业基地建设、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等方面的一些情况,详细阐述了东软教育“教医养康旅”的业务布局,并分享了相关的建设经验,双方还针对智慧康养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现场交流。
随后双方召开了座谈交流会,针对校企之间如何共建产业学院、如何搭建数字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邓海波副总裁围绕“现代产业学院共建”分享了东软教育科技集团的“3+N”模式,包括产业级教学资源、产业应用实训中心、双师型师资队伍三大建设核心及N项成果建设;围绕“数字化赋能”,重点介绍了东软教育科技基于智慧教育及智慧管理平台的建设方案,赋能新利体育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及助力高校微专业建设,进而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改革,推动地方新利体育发展。
温涛总裁介绍了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教医养康旅的业务生态,并对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和数字化教育给出建议,他指出:“产教合作旨在构建高度集成化的智慧教育平台,希望将东软的产业基因和应用型大学办学优势资源最大化地融入双方合作,为新利体育的全面发展发挥最佳作用”。
校长彭瑜表示,新利体育前期已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就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数字化转型方面达成高度共识,就共建成立软件与汽车智能产业学院事宜进行了多次反复沟通,希望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将学校目前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滞后的专业结合数字素养提升进行改革。聚焦学科延展,借助“3+N“模式”遵从依法合规、互利双赢、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通过设置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新资源、着力建设一流金课,共建新基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搭建新平台、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探索新机制、打造一批高水平师资等措施进一步深化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力争在省级乃至国家级产业学院建设中取得新突破,逐步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
党委书记孟武康指出,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多年来充分利用产业背景优势,持续不断赋能高校教学,并在汽车、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的产教融合教科研成果十分丰富,本次考察交流的目的就是积极商讨破解校企深度合作中的困难问题,进一步推动新利体育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合作框架协议中的建设项目实施落地,重点考察产教融合如何落地、产业学院如何建设。东软教育科技集团的业务板块与学校部分专业的关联性较强,且企业方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及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双方可依托共建产业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共同争取地方相关项目,逐步实现合作共赢。校企双方建设的教学科研平台,不仅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更可以依托实验室申报项目,校企优势互补,共同承接相关项目。同时校企双方的相关成果、奖项申报可以共享,开发的教学资源可以共享。学校能够借此平台使老师走出学校,持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给教师提供更多参与东软科研的机会,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
孟武康书记强调,校企双方后续要加快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步伐,提前谋划好数字人才培养公共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积极寻求和探索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对标产业学院、公共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制定任务完成清单,明确落实责任到人,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拓展的方式深入开展合作,逐步实现校企双方合作互惠共赢,产出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质量教科研成果,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