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进一步追寻红色记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4月3日,我校党委宣传部组织6名师生前往福建福州开展红色研学之旅,切实感悟党史学习教育给人带来的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艰、担当之要。
福建革命斗争孕育了福建红色文化,福建红色文化充分展示了福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也集中反映了福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的精神风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慎终追远怀初心,缅怀英烈寄哀思。实践队员的第一站来到了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福州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福州市西郊将军山西南麓,始建于1988年。陵园内安息着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作出贡献的许多革命先烈,如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广西百色起义领导人陈昭礼、抗日将领张敬等。在文林山最高处矗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体形为一双巨手伸向天际,表达用双手夺取革命伟大胜利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面对高27.8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实践队员手持菊花,默哀一分钟,依次有序地献上鲜花并鞠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追思。“我们国家现在的繁荣昌盛都是革命先烈浴血奋战换来的,我们青年一代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实践队员褚世康分享说。祭扫仪式结束后,实践队员依次参观了福州革命烈士英名墙、军人墓、福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等。通过了解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背景和烈士的感人事迹,学习革命先辈们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穿越百年历史烟云,感受建党丰功伟业。实践小队第二站来到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坐落于福州著名风景名胜区鼓山脚下,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坚持‘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主题陈列、辅助陈列和临时陈列互为纵深、相辅相成,努力让红色文化生生不息。基本陈列“中央苏区——福建”也是网红打卡点。“这个展览以步入式的场景展示,反映了福建苏区人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独立自主,进行局部执政探索的历史概况。”实践小队成员跟随小志愿者讲解员刘致远,通过现场参观,回到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触摸革命岁月的壮美画卷。“展览通过翔实的史料和宏大的历史观,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应运而生的全过程,让我们可以更深切地懂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回望党的历史,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伟大的牺牲。”“我们要不忘历史、牢记使命,汲取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实践队员用心感受奇迹,汲取向上力量。
寻访红色古巷,感悟红色力量。随后,实践队成员前往“红色打卡”第三站——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三坊七巷红色教育基地。三坊七巷自晋代发轫,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鼎盛,如今古老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续。2021年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考察调研时说,“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尊崇之心。”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这里还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沈葆桢、陈宝琛、林觉民、冰心等灿若繁星的风流人物,三坊七巷也因此有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美誉。在现场,实践队员走进冰心故居,感悟这位爱国主义者的非凡文学素养和爱国之心。黛瓦相连、坊巷相望,穿行于三坊七巷,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了福州古厝蕴涵着的文化底蕴和革命精神。
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走进革命纪念馆,重温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探访红色遗址,寻找历史留下的印记。学习党史,锤炼党性,我校将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培养时代新人。
(编辑 熊健琪)
(图片 李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