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推进校园安全工作的持续发展,3月20日下午,我校保卫处在致远楼多功能厅举办了主题为“新时代高校安全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的讲座,并邀请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安全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包江担任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我校全体中层干部,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和部分教师代表参加此次讲座,活动由副校长孙步月主持。
孙步月指出,安全教育既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举措,也是高校适应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现实需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需求,对于大新利体育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共安全的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目前正值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将站在安全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安全教育,将“三全育人”贯彻到安全教育中,用心用情搞好安全教育,做到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构建事前预防性的校园安全治理模式,推动学校安全文化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讲座中,包江围绕高校安全工作新认知、安全概念的内涵、中国传统安全文化解读、当代安全文化解读、当今高校安全问题现状、高校安全教育政策解读、高校安全管理现状层次分析、新时代高校安全工作的内涵、新时代高校安全文化育人体系实现途径、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索以及新时代安全教育工作的意义共十一个要点,对新时代高校安全文化教育做了全方位的解读。
包江以近期校园安全热点话题引出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在大学里,育人需要每一个岗位的参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既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的发展,也是促进教育强国的发展。他指出,任何一个从事安全工作的人都应当具备责任感与使命感,拒绝“躺平”思维。
此外,包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全知识进一步解读安全教育。“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以孔孟的经典理论和传统孝道讲述古人安全教育的内涵,进一步引出现代安全文化中的“安全十大理念”和“安全十大定律”,着重解释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高校的安全教育是为新利体育一生的平安负责。
包江认为,高校的安全教育要解决三个层面的核心问题。一是安全方法的运用,即处于危险中如何应对;二是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即远离危险;三是做人的价值观。各种安全教育追根溯源都是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培养,高校应当以人力为主,物力为辅推动安全文化育人体系的建设。
此次讲座活动重点围绕着高校安全文化教育,提升了参会人员的安全文化意识,增进了各学院、职能部门的协作和责任意识,提高学校整体安全水平,对我校未来的安全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 熊健琪 汪静颖)
(图片 董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