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提升我校新利体育人文素养水平,增强大新利体育文化自信,3月15日下午,我校校史馆举办的第四期校外实践课堂——“游学博物馆”正式开展。25名师生组成游学队伍前往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进行参观游学。
“我们博物馆源于1951年华中大学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领衔筹建,并于1953年4月6日正式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历史博物馆’。馆内累计收藏有3000余件(套)、近2万件藏品,涵盖了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漆器、造像、书画、印章、钱币、织锦等10余个门类。”伴随着博物馆讲解员的脚步,学员们步入序厅。
珍品荟萃间,学员们来到《唐敦煌石室写经长卷》前,据了解,此馆收藏的这卷敦煌遗书为《金光明经》,其历经千年依旧保存完整,无任何缺损,且卷面字体笔力苍劲,稳重刚劲,因而具有很高的文学、书法及史料价值,是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欣赏这些字画,比之前想象的都要精美,这让我切身感受到文化底蕴在博物馆的痕迹。”2023级人力资源专业的何小彤感叹道。
“哇,你看,这个昆虫也太像了吧,乍一看把我吓了一跳!”同学们步入生物博物馆。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栩栩如生的生物动植物及昆虫标本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讲解员细致向同学们介绍了标本的采集、压制、干燥及装订的过程,让大家禁不住感叹其逼真程度。
2023级车辆工程的杨佳乐仍意犹未尽:“从笔墨书卷到织锦陶瓷,从精美石玉到书画钱币……我们沉浸在博物馆中,体会着一笔一画承载着深厚文化的古朴庄重,感悟着博物馆的独特人文魅力。此次参观游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来不同博物馆研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每一次都有不同收获,让我感觉还想再来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我校将始终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将持续推进行走的“国学实践小课”系列活动。在以游促学,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带领我校更多同学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将优秀传统文化情感厚植在每个人心中,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编辑 张思渊 吴晓雪)
(图片 赵冰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