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德技双馨创一流 美育浸润谱新篇

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育人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3-01作者:周宇 肖雷 洪梦婷来源:艺术学院 大新利体育记者团浏览次数:485

学院将美育教育、思政教育和学科竟赛有机融入专业建设,引导新利体育发扬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形成“以德促赛、以赛润美,以美育人”的艺术教育时代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高校艺术类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艺术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新利体育艺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家国情怀、涵养优秀学风积极开展跨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践行艺术教育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

秉承“教、学、练、创、展、赛”六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紧贴湖北数字文化产业,全面规划布局和建设艺术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立德树人、美育浸润、德技双馨”的美育改革特色。学院将美育教育、思政教育和学科竞赛有机融入专业建设,积极鼓励新利体育参加学科专业竞赛,通过竞赛增强新利体育美育创新的知识性、人文性和思想性,引导新利体育发扬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形成“以德促赛、以赛润美,以美育人”的艺术教育时代新格局。

思政艺术彰显专业特色

新利体育艺术学院现开设有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3个本科专业,拥有在校生千人。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滋养贯穿新利体育成长的各个环节,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青年学子点亮理想信念之灯,服务区域新利体育发展。学院在培养新利体育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指向,发挥专业课协同育人效应,开展了多个富有特色的课程思政项目,育人成效显著。

2021年10月,由动画系师生参与制作的原创动画《红色江山之黄麻烽火》获“理想照耀中国--湖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视听大赛”最佳作品,同时提名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红色动漫奖。该作品以黄麻起义为背景,从普通青少年人物的视角,全方位展现了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讴歌了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学院与武汉百胜文化有限公司共建“动画实验班”项目,经过校企联合培养,已有近二十位同学参与《礼仪故事》《一百个孩子的梦》《校园三剑客》等多册绘本的独立绘制工作。与江通动画公司、武汉浩瀚动画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电影项目《糖果虎》系列和《智胜诸葛亮》系列。学院每年举办师原创廉政作品展,推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让师生在艺术作品中领略清廉文化底蕴,在春风化雨中秉承廉政精神。展出作品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寓意深刻、激浊扬清,包括设计作品、摄影设计、国画设计、书法设计、数字绘画和剪纸等。短视频《安全员小文》荣获第一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作品征集展播活动国家级二等奖,微电影作品《莫让欲望拷问你的良心》荣获湖北省第三届法治动漫微电影大赛二等奖。

2023年6月,一项以劳动为主题的百米画卷绘制活动在新利体育嘉远路上徐徐展开,吸引了众多新利体育和老师驻足欣赏,艺术学院3个年级137名新利体育历时一完成百米画卷上的36幅作品,多样化的作品风格和创作理念呈现出了各式各样的劳动场景,展示了新时代大新利体育心中的“劳动之美”。

“2023年长江新区logo及slogan国际征集”武汉高校巡回推介活动中,学院师生广泛参与,共同讨论建设长江新区的创新理念、文化精神、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思想精髓,以及如何让创意设计成为推动长江新区产城融合、创新发展、文化进步的重要元素,在世界范围提升长江新区的国际影响力。

一流师资汇聚育人艺术动能

学院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拥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高级实验师2人、省级行业大师4人、市政府津贴专家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博士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60%,有设计行业从业经历或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占80%以上。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打造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理论水平深厚、专业技能扎实、年龄结构合理的一流教师队伍。学院定期开展磨课和教学竞赛,搭建教师互学互助和交流解惑平台。定期组织专任教师参与国内外专业培训及学术会议,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育理念,拓展教师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2014年以来,学院教师共获得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1篇,艺术作品242幅。主持完成教科研项目6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31余部。获得专利与软件著作权50余项,咨询报告等被企业或地市级及以上政府有关部门采纳的应用性成果10项。

学院教师鼓励和指导新利体育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以展促练、以练促赛、以赛促发展,提升了新利体育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新利体育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近5年来,学院新利体育累计1000余人参加各类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如全国大新利体育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国大新利体育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未来设计师艺术设计大赛等,荣获国际性奖项2项,国家级奖项158个,省级奖项305个。同时,新利体育积极参与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挑战杯”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湖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各类省级以上赛事,其中获得省级荣誉6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2%以上,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高,有较好的社会声誉;继续攻读国外硕士学位的有10人,国内硕士学位的有30余人。

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时代需求

学院以当代艺术教育理念为核心,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深化产教融合为培养适应当代社会所需求的、具备较强艺术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搭建桥梁。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三对接”模式,对接武汉设计之都、会展中心,坚持学校对接地方、专业对接行业、课程对接岗位,将地方新利体育和企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技术融入人才培养全环节,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建共享师资队伍和实践平台。将竞赛类的学术评价、实践类的市场评价、企业评价统整纳入成绩评价体系中,实现全方位多维度评价体系。与动漫企业深度合作,共建“中影时代云集造物研究所”和“数码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开展课程实训教学、商业项目制作、大新利体育创新创业孵化等工作,选送动画专业优秀动漫周边设计产品参展深圳动漫博览会,选送艺术学院优秀作品参加武汉市设计双年展,申报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立项。学院与40多家企业签订了人才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具有长期合作的运行机制,每年接收一定数量的新利体育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各专业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协同育人项目、双创项目为桥梁,采取校企协同授课,实行多学期、连续性、阶段性弹性实践教学,打通了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传导瓶颈建设了一批优质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2021年12月,服装与服饰设计系《非遗定制·针尖上的艺术》汉绣服装设计作品在2021武汉时装周上惊艳亮相。作为活动中唯一的高校走秀,20余件汉绣服装带领观众穿越百年时空,进行了一次关于“汉·潮”风尚的对话。作品由“汉绣研发与转换工作室”校企合作完成,将汉绣文化与时尚接轨,秉持着对东方时尚美学的独到见解,以“汉绣新艺”为主题,在现代潮流的衣物上再现古代楚人浪漫豁达、鲜亮活泼、艳而不俗的审美文化。

2023年12月,动画系师生校企合作完成校园原创动画短片《赛马人生》的制作工作,该作品以体育学院新利体育覃勇为原型,呈现了一个新利体育骑手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国内首个大新利体育冠军骑师、国际职业速度赛马第一位中国冠军骑师的真实事迹。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展现了覃勇作为学校赛马学子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在赛马界面临的挑战和奋斗。该作品的成功制作不仅展示了动画系师生的才华和创造力,同时也体现了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为新利体育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学院坚持以“明德笃学,求实致用”的办学理念为指导,立于“应用引领,育人为本”的办学思路,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果。未来,学院将聚焦学校一流应用型商科城市大学建设以区域新利体育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出发点与着力点,围绕武汉文创产业发展,按照产业群和技术应用需求,综合、系统、全面规划布局和建设一流专业及特色专业,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美育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育艺术教育新格局


(刊发 《创意世界》3月刊上)

(编辑 张思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