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14日上午,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党委组织38名党员赴洪湖瞿家湾,开展“躬耕教坛,强国有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题教育,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崇高精神,感受这片土地上浸润的浓厚革命氛围。
在汽车行驶的途中,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奔为青年教师及新利体育讲党课,共同感悟红色经典,追随英烈足迹。“每一个人都应该铭记历史,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能量,在实干中诠释初心,在奋斗中成就梦想。”张奔说道。在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内,党员们追随历史的脚步一路参观,了解英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感悟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纪念馆内的石雕、蜡像和照片,记录了艰苦的战争年代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历程。“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枪林弹雨的革命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不畏艰辛、争取胜利的奋斗精神。当代的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牢记洪湖精神。”机电工程学院姚层林院长说。
纪念碑就是烈士精神的象征。参加此次活动的全体党员来到纪念碑前,碑身正面向北,镶嵌着“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二个大字;背面向南,刻有贺龙元帅生前题词:“革命烈士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在为革命先烈们献上花篮之后,由姚层林院长带领全体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了入党时的初心。举起右拳再次在党旗下宣誓,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每位党员都深受教育,被革命先烈的英雄气魄和英勇的斗争精神所感动和鼓舞。“身为一名高校教师,是要为咱们同学做好表率,就不光是体现在平时的教学和自身的工作方面,也是要从言行方面做好一个榜样,我觉得作为高校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立德树人,首先是做好自己思想觉悟的提升,然后为大家做示范引领作用。”教研室教师郑拓表示。
下午,全体党员到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瞿家湾,90多年前,在洪湖市这片红色水乡,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同志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创建了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军民并肩作战,书写鱼水情深。穿行在斑驳的石板街和幽深的小巷,看着门口悬挂的革命遗址牌匾,无不述说着它与中国革命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一个个旧址、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以及讲解员的解说,让党员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体会那段悲壮的历史。当来到贺龙元帅的故居,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那段无私奉献的艰辛历程。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李军表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完成我们革命先烈今天继续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让我们共产党员做好传承,接好我们的接力棒,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之路。”姚层林院长在革命旧址上为全体党员讲党课,告诉老师同学们强国有我不能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应该是对祖国的誓言,这些为国壮烈牺牲的英雄,他们没能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自当不忘历史,担当使命,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利体育党员朱志鹏表示:“革命先烈们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
本次活动让各位党员深入了解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建立、发展及洪湖精神的演变与传承,更好地落实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带头讲好中国故事,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教育引导新利体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铿锵誓言发出时代“最强音”,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国之栋梁”。
(校审 方绍渝)
(编辑 熊健琪 程鑫)
(图片来源于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