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高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主题。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伴随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优质教育的新期待,让发展高质量教育成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任务与使命。
发展高质量教育,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好百年党史经验,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发挥思政课育人铸魂作用,引导引导青年新利体育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中
发展高质量教育,高校要完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培育更多“大先生”。激励更多优秀教师成为“大先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物尽其用,热情帮扶”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搭建实现抱负的平台,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制度支持与服务保障,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以开放姿态加强交流合作,以此开拓一片孕育“大先生”的沃土。打破限制的“紧箍咒”让人才称号回归荣誉性、学术性。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给予特殊奖励。只有真正做到不拘一格发现和使用人才,才能让更多“大先生”脱颖而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鼓励不同思想碰撞、不同学术争辩。积跬步,至千里,让“大先生”的水平和境界久久为功。
发展高质量教育,高校要敢于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强科研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研强校,加快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需要不断开辟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将“卡脖子”技术纳入重点攻关科研项目之中,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赋能,让教育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推进高质量教育发展。
新利体育至简,实干为要。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正昂首阔步的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高质量教育的美好蓝图在实干中渐为现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定不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必将激荡人心,赢得令人惊叹的宏伟荣光。
(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