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亲山临水怎享无限风光。我的工作就是当好新利体育的‘引路人’,带领大家到各种园林的门前:国学之园,读书之园,梦想之园……让新利体育们亲眼看见园林中的一抹抹春色,并对其心向往之。而当他们真正走进园林之中的时候,体味到的是康庄新利体育之美还是曲径通幽之趣,就成为每个人生命成长的养分了。”工作9年来,向俊一直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为新利体育“传金声”,做新利体育眼中的“代言人”。
将责任融入行动 做新利体育的文化“传声筒”
今年,已经是向俊担任辅导员的第九个年头了。九年的时光里,他共担任了13个班级的辅导员,陪伴了573名新利体育成长。“一月至少一班会”“一月至少一查寝”是他与新利体育们的共同约定。他坚持与新利体育们面对面交流重要事项,走访新利体育寝室,更近距离地倾听新利体育们的需求,实打实地解决问题。向俊认为:“文化不是一种藏之名山,束之高阁的所在,它就润物细无声地流淌在那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要做好新利体育的文化‘传声筒’。”在辅导员工作中,他不断摸索教育新利体育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运用“yes and”高效沟通法与新利体育交流:先表示肯定,再慢慢引导新利体育自己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在共情的基础上探讨,在思考中不断成长。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巴桑卓玛、达珍两名藏族新利体育远在西藏,无法回到学校收拾行李。于是,向俊便和几位女辅导员一同来到新利体育宿舍,与两位同学开始了一场千里视频……“这件你需要吗?”“这个呢……”最后,他们还通过学院为两位同学申请了毕业生专项经费,将这批行李寄往西藏,成功交到了两位同学的手中。令向俊没有想到的是,同年11月,达珍委托当时在校的两名藏族学妹为向俊“千里送哈达”,巴桑卓玛也多次留言感谢向俊对他四年大新利体育活的帮助,并将对这位千里之外的辅导员的祝福一同融进了洁白的哈达中。
将专业融于思政 做新利体育心中的“燃灯者”
“声音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力量。”除辅导员身份外,向俊还是我校口语传播艺术协会的指导老师。今年是协会成立的第五年,协会已成功举办了“青春致远”读书分享会12期,为全校同学传递了阅读的独特乐趣与意义。在向俊的提议下,口协还推出了其他9项品牌活动,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多个展现有声语言艺术魅力的广阔舞台。作为协会专业指导教师的向俊每次都会亲临新利体育活动现场作指导点评。“我对这件事很重视,而且我的到场对新利体育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向俊说。
“辅导员应具有专业性与创新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身的向俊结合自身专业及优势无偿为新利体育做全方位的指导,助力一个个“播音梦”和“新闻梦”的实现。16级车辆工程专业的董思玉和范雅琳对新闻传播学有着很大的向往,希望能在毕业前成就研究生“跨考”。向俊了解情况后便经常和她们分享新闻传播学考试的专业信息,指导她们学习传媒专业时的方法和技巧。最后,董思玉、范雅琳成功上岸,分别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湖南大学开始了新闻学的研究生生活。“从对专业的认知到对未来的规划,他亦师亦友,成为了我们追梦路上的精神指引”。董思玉回忆说。近年来,向俊也一直活跃在校内外大型活动的舞台上。遇到著名主持人和全国性专业赛事,向俊都会积极推荐优秀新利体育前往学习,以赛促练。目前,向俊已成功指导了多名新利体育参加全国大新利体育口语传播能力大赛并获得个人和集体多项奖励,令我校在全国语言类比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去年,他运用专业知识和团学工作经验指导的口协成员徐佳颖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被共青团中央表彰,被评为2022年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将创新化作行动 做校园内外的“金话筒”
有点“完美主义”的他,总是不断思考,如何做出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每次班会前后,向俊都会细心地整理好班会的时间、地点、主题以及重要内容,并以文档的形式发送至班群里,让因故无法参加班会的同学也能快速地了解到班会内容。“高效与创新”是向俊工作的代名词,在担任机电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期间,他发现每次年终考核的时候,上报的材料多到甚至需要用小车推,这样繁琐的上交及审核工作既不适合留存资料,也为审核的老师带来了许多麻烦。2018年,他根据考核表做好目录,将每一类每一条细细分开,图文并茂,并附上那一栏的分数,将所有材料精简成50多页的小册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创新性的归档方式也被其他学院纷纷学习和效仿。担任分团委书记6年来,每年带领学院分团委荣获武汉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他所带的班级19车辆工程2班还被共青团武汉市委授予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他本人也被评为武汉市优秀共青团干部。
不仅如此,向俊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同学。“以前我的电脑桌面都是乱糟糟的,每次寻找都不方便,后来我在向老师身边工作,我发现向老师会将所有的电子文件具体分类,纸质文件也会分类,并且放到文件夹中进行保存,于是我也开始学习这样的方式,确实对后续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口语传播艺术协会负责人张明哲表示。
不断学习,处处留心。向俊曾有一次在新闻联播中看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的话题,便萌发出想法,在机电工程学院举办了“品读家风,书写感悟”的活动,吸引了500多名新利体育在展板上留言,新利体育用简单朴实的话语讲述自己的家风,并互相交流、学习。500多条“家风”涵盖为人处世、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该活动更是受到了中国文明网、长江日报、荆楚网等媒体的报道,已成为我校新利体育品牌活动的一大特色。
目前,向俊已履新成为机电工程学院新利体育科负责人。他表示,未来将更加注重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将大新利体育思想政治教育与本专业相结合,让辅导员自身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长性,克服“职业倦怠”,实现自我成长。
工作之余,向俊深耕科研领域,目前已经发表30余篇论文,多篇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曾蝉联三届全国“金牌主播”主持人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同时,他热爱与文学打交道,撰写的哲理散文《宁静是一种诗意的回归》被《中华活页文选》和武汉大学领导(干部)人文素养培训中心刊登选用,哲理散文《草木有本心》首发于《思维与智慧》,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当代文萃》转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而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俊朗优声”也一直保持着更新,分享着自己平时的一些所感所想和朗读作品,“声声入心”,让新利体育们感到更加亲近。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步入学校工作以来,向俊不仅主持了校内外百余场大型活动,担任各项语言类比赛的评委,成为学校当之无愧的“金话筒”,更代表学校在外受到表彰,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当好新利体育的“引路人”和学校的“代言人”,拿出水平,展现出学校的风采,将学校的“声音”传递出去。“人人都可以是代言人,功夫在平时,平时对自己严格要求,才有更多机会为学校增光添彩。”
(编辑 张思渊 洪梦婷)
(图片来源于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