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月13日开课第一天,焕然一新的图书馆也如约开放。干净的木质桌椅、现代化的服务设施、精心的空间设计……学校图书馆全面深入改造,落实升级到每个细节,为师生读者们带去全新的入馆体验。
“我们现在给图书馆穿上了新衣服。”基建管理处负责人张铁军介绍。图书馆原有外墙面贴砖出现空鼓裂缝,防水材料老化,保温层蓄水造成部分砖贴脱落并渗水至内墙面。如今外墙采用真石漆保温防水,内墙采用混合砂浆乳胶漆,用无机乳白色涂料保护。这层新衣服不仅“防湿”还很美观,精致崭新的外墙搭配通透、现代感十足的玻璃窗,让读者不禁心旷神怡。
“欢迎来到新利体育图书馆!”在图书馆大厅设置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为读者提供准确的馆内信息和导航指引。走进图书馆大厅,铝合金开放式条形板吊顶和温馨的节能灯映入眼帘。“在改造之初,图书馆的线路问题最为严重。线路老化,时常短路,不仅影响读者的体验感,更重要的是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就这一难点,学校迅速展开方案讨论。考虑到图书馆馆藏数量大,转移书本的搬迁过程具有不确定性,会对书本造成破坏,再加上大量的人工成本。最终,图书馆和基建办经过沟通,决定“就地转移,划片施工”,最大程度保护书籍完整性,降低人工成本。经过核算、测量,改造电气系统基本要翻新重做,其他相应的位置进行拆改设计。为保障读者的视觉需求,照明光源以高光效三基色荧光灯为主,公共区域的照明系统均采用智能化照明控制技术,节能、敞亮、舒适,增加读者体验感。考虑图书馆空调系统的舒适性,房间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并根据设备负荷,设置分体空调。
读者最关心的自习区分布在三至五层,分布面积大,配套设施完备。自习座位采用线上实时预约管理,利于图书馆对座位资源合理分配与调用,让新利体育出行更具规划性。“本来担心辛辛苦苦早起去排队,最后还是‘抢’不到想要的位置。现在线上预约座位,监控自习位置会让人踏实很多。”商务英语专业的项静瑶开馆第一天下课后就扎根在图书馆了。
为了扩大图书馆流量,在原来露台的位置,每个楼层设有两个研修室,里面配有一张会议桌、数把椅子,全楼共9个研修室,面积超200平方米,读者可以在此展开激烈的思想碰撞,也可以独自享受一场宁静的知识探索。
“我们尽可能打造智能化图书馆,让科技与文化碰撞。”图书馆张兵副馆长介绍,“图书馆二层集中了馆藏检索、自助借还、人工借还、通借通还、场地服务、个性化服务等多项服务功能。读者可以使用通借通还服务获取任意场馆的图书。二层设有“致远书院”活动区,读者可以在这里线上练习书法,感受文字的魅力。”在数字学习空间,有丰富的数字化基础设施:VR体育区、云窗、电子阅读本、智能图书检索、名师讲坛、人文期刊数据库、博爱AI光影阅读、博看太空舱……电子阅读本数量多,阅读文献广泛,阅读便捷省时,多方互动性增强读者阅读体验。博爱太空舱配套触屏智能终端,实现阅读、听书和观影的一体化。不仅如此,在数字学习空间,一架钢琴的出现,为图书馆增添了新的文化元素,书香与旋律交织,绘就别样场馆风味。
图书馆是为师生教学、学习服务的场所,与时俱进地改善服务是图书馆的使命与追求。基建管理处张铁军在介绍图书馆整体改造工作时说:“未来我们将尝试为图书馆增加更多新型数字体验设备,力争将我校图书馆打造成一所富有吸引力和创新力的场馆。”
(编辑 张思渊 程鑫)
(图片 黄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