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动画教研室:培养应用型动画专业高素质人才

发布时间:2023-02-24作者:记者 代西西来源:大新利体育记者团浏览次数:369

本网讯 2022126日,湖北省教育厅发布《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2年湖北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名单的通知》(鄂教高函〔202217号),我校动画教研室获评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2005年,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我校前身)成立应用艺术系动漫设计与制作教研室,助力我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2014年,我校开设动画本科专业,动画教研室正式成立。17年来,动画教研室历经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两个发展阶段,始终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师、一流人才”形成了鲜明的专业办学特色,努力打造应用型动画人才培养平台。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流的师资团队是一流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动画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讲师6人、助教2人,在职攻读博士2人,同时聘请国家动画与数媒教指委副主任朱明健教授作为客座教授,并从其他高校或企业中聘请4名专家学者担任专业教学指导专家。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动画教研室围绕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建设要求,力争打造一支多元化应用型教科研一体的师资队伍。动画教研室推行青年导师制,拓展帮扶对象的范围,实行赴企业任实职计划,加大对学院双师素质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扶持培养力度。经过8年的建设和发展,动画教研室已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在国家、省市级各项专业竞赛及教学质量工程评选中获动画专业成功获批省级一流专业、专业核心课《角色设计》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参与完成的《汉绣服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众多荣誉和成绩。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动画人才课程建设体系。动画教研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专业课程组体系建设,逐步形成“3+2”多层次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集中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活动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以“前期策划(学习者中心)、中期设计(实践中锤炼)、后期制作(项目为驱动)”三个项目节点为依托,构建由公共基础平台、学科专业基础平台、专业素质拓展平台以及软件平台四大教学模块,构建以应用能力培育为目标,建设艺术+技术、实验+实训一体化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实验与实践课程建设,更新专业内选修课程模块,确保新利体育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丰富性,引导新利体育开展通识学习,提高在社会实践中的适应能力,助力新利体育长远发展。

如何用思政教育实现课程育人与思政课程育人同向同行一直是动画教研室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多年来,动画教研室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课堂讲述与生活渗透相结合、课程思政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新利体育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提升新利体育的专业素养、创新技能以及艺术创作的社会责任感。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动画专业负责人周宇教授利用专业特长,带领新利体育相继设计出诚诚期待春天等插画,把疫情防控融入专业教学中,打造专业课+思政的教学新态势,先后被省市媒体报告,广受社会赞誉。

校企合作,赛教相长,在实践中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在人才培养的实际过程中,动画教研室利用校企合作打造项目导向工作室制,特别设置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块,通过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双向教学来完成实践课程学习。在学习中对新利体育进行实际商业项目操作锻炼,以案例式教学提高新利体育的实践应用能力,先后与武汉博润通科技有限公司、中影时代(武汉)文化有限公司、武汉玛雅动漫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全链条,切实培育新利体育快速学习能力、专业迁移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近年来,在动画教研室的倾情付出下,动画学子在中国大新利体育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好创意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各类大赛中获得奖项共计87项,其中国家级A类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4项,共计52项,省级各类专业大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6项,共计35项,在学科竞赛方面结出累累硕果。

截至目前,动画教研室优秀的培育机制已为社会输送了1600余名高素质专业人才。未来,动画教研室将站在新起点,继续创新教研室的建设与发展,立足湖北区域,贴近动画行业,突出专业特色发展,优化调整课程体系,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动画本科专业教育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动画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


(编辑 张思渊 泮永坤)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