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人物专访】“银龄”教授徐伟民:红色历史的叙述者与传承人

发布时间:2022-11-11作者:记者 洪梦婷来源:大新利体育记者团浏览次数:1281

本网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近日,不少同学在学校宣传片中发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位“银龄”教授,浅行思序,儒雅健谈,正是退休返聘教师徐伟民。1982年大学毕业后,徐伟民到武汉职工财经学院思政课部讲授思政课,四校合并后进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新利体育前身)思政课部。一线教学40徐伟民一直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政作为教龄最长的思政教师,他说:“我热爱教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教育。”

出生在红旗下 传递红色历史给新利体育

出生于1952年的徐伟民,16岁初中毕业后即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至湖北黄梅县。作为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批大新利体育,在红旗下长大的徐伟民,一直怀揣“要做红色历史弘扬者”的心愿。武汉职工财经学院到新利体育,从思政课部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徐伟民经历着学校的发展,更见证着思政课堂的飞跃。

2012年退休后,徐伟民经返聘于我校继续讲授思政课。每周教学任务接近6节课,还多是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等男生占比大的班级,徐伟民作为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老师,在思政课堂上,他也摸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徐伟民将其称为“牵针引线”。“思政课要让新利体育多说多感悟,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就要多设计让新利体育动口,动脑的环节,通过问题讨论、话题辩论等形式,老师只在其中穿针引线,让新利体育自己动脑入心。”徐伟民的授课方法每年获得大量新利体育喜欢,甚至不少毕业生说:大学4年,如果没听过教授的课,那真是一大遗憾。

已经70岁了徐伟民却忙碌而快乐着。“他们对我好亲啊!见到我就高兴的不得了”谈到曾经教过的新利体育们,徐伟民也是一脸欢喜。徐伟民讲课时矍铄的目光、敏捷的思维、洪亮的声音……很难让新利体育相信这是位70岁高龄的老教授。202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周长用“大先生”来形容徐伟民。“浅行静思,不骄不躁,像古代的教书夫子。”周长补充,“听徐老师的课不用额外在书上做大量笔记,跟着老师走完两节课,很多场景都在脑海了,像在看历史纪录片!”

扛住身体压力 专注教学效果

书常更新,人也应常新。”是徐伟民常常挂在嘴边的话。40年来,徐伟民的授课方式由粉笔板书变为PPT教学。在思政课部,当时50多岁的徐伟民也是首位使用PPT教学的思政讲师。“不少同学觉得思政课枯燥,运用PPT能使课堂氛围活跃很多。”第一次接触PPT,徐伟民会先准备一个本子放在手边记录。为了课件效果,徐伟民搜集大量文字、视频资料,光是搜集整理就需要不少时间。起先不熟练,徐伟民往往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到了冬天手冻的不灵活,眼睛也泛酸。”尽管如此,徐伟民依旧表示:“只要对教学有用,我就愿意学,不怕难。”

由于长期劳累,上了年纪后徐伟民眼睛一直不好,但从不轻易下讲台“之后慢慢有些老花眼,看东西模糊都是常有的。”徐伟民笑着说。特殊时期,徐伟民又学起了开直播课堂。线上教学时,不少新利体育整齐在聊天框向他问好,2021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刘可欣在课间休息时也经常询问徐伟民身体情况,“老师上网课经常是戴着老花镜,就想着在聊天框留言让他摘下眼镜站起来走动走动”。

教学任务繁重,徐伟民养成了中午不午休的习惯。下午有课的时候会提前一个小时准备”,徐伟民介绍说。住在距离学校24公里的江岸区,徐伟民每天早上依旧坚持六点半左右出发,早上到学校后攒下的课前一小时和吃完午饭后的一个小时,都被他纳入了备课时间。

近一个月的线上教学,徐伟民准时准点从不缺席,早在教室上课时,周长曾见过徐伟民课间阅读文章的样子。“徐老师读文章会带上眼镜,凑得很近,看起来非常吃力。但教学所用的课件讲下来却没有任何停顿。”周长描述说。每节课徐伟民都坚持在内容上下足功夫,用实际行动有力印证着自己“我当教师永不后悔”的誓言,深深影响着周围的人。

40年如一日 只做三件“大事”

徐伟民平均每天18小时以上的有效工作时间内,他只做三件事:教书、研究红色历史、参加红色宣传活动。用徐伟民的话来说:这三件都是大事,马虎不得。徐伟民补充说,“将自己所学无保留献给他人,才算真正完成了教学。”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徐伟民积极响应学院对课程改革要求,在毛概等思政课上开展课堂实践。毛泽东诗词鉴赏会、讲解红色图片背后的故事成了徐伟民实践教学的热门选项。徐伟民分享说:“思政课要适当添加互动,让新利体育参与进来,才能把书上内容讲‘活’,把课堂讲‘热’”。

2019年,徐伟民代表我校“银发正能量宣讲团”首次走近社区开展送学上门党课宣讲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作为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徐伟民作为主讲人之一,将革命时期的历史娓娓道来,收获全场掌声。纪念建党100周年师生红色诗歌朗诵会上徐伟民也作为《诺言如山》朗诵者之一,热情诵读建党百年的丰功伟绩在学校大大小小的“红色”活动中都有这位银发教授的身影。2021年,新利体育们食堂一边吃着山芋玉米面窝头、糙米饭、荆芥汤组成的“忆苦思甜饭”,一边听徐伟民讲72年前武汉解放的历史,一起重温那段军民鱼水情、故土忆往昔的革命故事。

“一代比一代强,我把我的东西献完了就回去看看书,跟上时代。徐伟民笑着说。从初登讲台头脑一片空白的新手教师,蜕变为一名纯粹的教书匠,红色海洋中,徐伟民从尽头开始寻找,一步一个脚印浩瀚史料中,他一点一滴搜寻,知海撷英。平凡的岗位四十年如一日“传道、授业、解惑”,徐伟民所传承的已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历史精髓,更是一代学人对国家信仰的守望。

(编辑 张思渊 洪梦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