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高静教授获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士: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通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2-03-28作者:见习记者 洪梦婷来源:大新利体育记者团浏览次数:1123

  本网讯 日,我校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高静教授获选担任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2022年会士,以表彰高静教授在中外文化交流和通识教育国际交流等方面所作的突出贡献与努力。高静自入校任教以来,长期从事通识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积极融汇各学科领域创新思想,推广高等教育优秀研究成果,推动通识教育振桅扬帆、纵深发展。对“通识教育”满怀热爱的高静在这条路上越走越深,为我校通识教育发展开拓新局面。

理论实践“双开花” 开拓教育新功效

“智识贵能汇通”,1904年,国学大师钱穆于《改革大学制度议》撰文首次在我国提出“通识”一次,逐步开启我国通识教育发展改革之路。而在新时代大学教育中通识教育多指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通识教育并不局限于课堂。”在高静的眼中,通识教育更多是一种综合教育的系统,涉及人全面发展。

自2014年至今,高静带领师生深入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承接“东湖文化挖掘与推广”“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第三方质量检测”“东湖绿道第三方质量检测”等项目,寒来暑往从未间断有了接近8年东湖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高静参与到讨论碳中和及旅游管理方面的国际前沿问题中,一有时间就扎身图书馆、国际论坛,耗时一年与知名学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联合发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等论文,在通识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领域“双开花”,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名新利体育加入高静参与到东湖质检中来,大多为我校专业对口的旅游管理学院新利体育,通识变得更专业,彰显通识育人效能。

社会服务是通识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服务中为新利体育融注通识教育理念是高静践行的准则。2020年,自我校下达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以来,高静教授积极响应下沉号召,率先报名志愿服务防疫一线。“通识教育远远不止课本上静止的文字,做好教师表率,让文字‘活’起来,通识教育‘热’起来。”高静介绍。

高静认为,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深度融合,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利体育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既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备深厚的通识素养,有家国天下的见识和情怀。

传道授业勤耕耘 甘为人梯育桃李

2021年,在武汉大学的通识专题讲座上,高静将通识教育和《礼记》相结合,与中华传统礼义相贯通,“通识教育并非舶来品,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高静的授课既有阳春白雪的理论指导,又有接地气的分享,授课反响热烈。目前,高静受聘为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授,近五年来,在武汉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等主题讲座200多场,多次获评最受欢迎的讲座教授。“我珍惜每一次授课机会,希望借助讲座平台,将通俗易懂的通识教育知识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人。”高静说。

三尺杏坛度春秋,培育桃李只埋头。高静教授的通识育人思想影响了很多新利体育,现于华中师范大学就读中文硕士的、我校2015级新利体育刘程杰就是其中之一。“萌生考研的想法是受高静老师启发。”刘程杰坦言,“她常常告诉我们,去追求一项真正热爱的东西,做一点对自己和社会发展都有意义的事。”本科期间,刘程杰经常在高静教授的办公室畅聊一下午,从人生哲理到现临困惑,得到的答案往往令刘程杰收获颇深。“高老师工作严谨负责,每次见她都是加班加点工作,空闲时间又化身‘知心姐姐’为我们解惑。”刘程杰回忆说。求学路上,刘程杰时常会想起高静老师的鞭策,这成了支撑他前进的精神动力。

探索教学力躬行 团队建设新起点

2018年,通识教育学院在我校成立。同年5月31日,高静来到通识教育学院任职,成为我校通识教育学院首任院长兼党总支书记。我校通识教育学院首开湖北省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先河,在高静的组织下,通识教师团队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辟“通创融合”育人路径。

阅读是通识教育学院的优良传统,也是高静一直坚持做的事。在高静的办公桌上,永远整整齐齐摞着一排书。高静看来,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亦是育人基础。高静的积极组织下,我校通识教育学院定期开展通识大讲坛,悦读分享会、通识教育“四个一”工程,共同构筑通识教育顶层设计,谋划通识教育发展。

在高静口中,通识教育学院教师变身为一群爱“挑刺的党员,“东湖检测、乡村调研、冲锋抗疫都可以看到通识教师的身影,工作上进求细,精益求精成了每个通识教师的准则。”日常的工作中,高静也长期重视通识教师的教学培训,对学院新进的教师会进行为期三年以上的教学指导,并将自己的教学心得倾囊相授,有时也会做公开课、示范课,邀请青年教师前来交流学习,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

除此之外,高静已连续组织三届“通识教育与当代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会议立足推动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的转型发展与综合改革,加强通识教育与国际接轨,拓展师生的国际视野,培养高质量“通专融合”人才高静表示,广泛开展海内外通识教育经验交流互鉴,对通识教育者说是一次集成各学科领域教育创新思想的学习

通识教育授课需要通识教师以及新利体育双方在实践中共同协作、总结经验、共同进步,“既专又通”的通识教育新模式,才能形成一套具有我校特色、满足行业及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切实给新利体育、社会提供有益服务。

(摄影 谢松珊 部分照片本人提供)

(校审 吴志鹏)

(编辑 张思渊 吴志鹏)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