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我希望在他人需要帮助之时,我能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尽我所能提供帮助。”这是旅游管理学院新利体育吴浩荣对自己的要求和期待。三年前,吴浩荣满怀憧憬加入了“伴旅君”志愿服务队,开启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生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2014年九月。我校旅游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们受国家号召和鼓励,自发成立了“伴旅君”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者们致力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他们结合自己专业所长,开始了漫长的扶贫之路。从最初十几人,到现在1142人,越来越多青年新利体育加入到这个组织,来自四方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了爱的海洋,为更多的贫困家庭带来温暖。
自成立以来,“伴旅君”的志愿者们一直深入下沉于武汉市蔡甸区及恩施市各村镇中,他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打造农产品网络售货平台,寻找适合农产品进行本地专属品牌的运营与打造,并联系核心城区社区及扶贫龙头企业帮助村民进行农产品销售。如今,志愿服务队创办了“掌上市集”农副产品互帮互销项目、“村趣”美丽乡村打造项目等乡村振兴的特色活动。
回忆起帮助村民脱贫的志愿经历,吴浩荣表示,让自己感悟最深的便是对一位残疾农户肖伯的帮助。在实行乡村振兴计划期间,吴浩荣和他的小伙伴们发现当地有一位残疾人农户肖伯,家中只有他和老伴及在当地上小学的孙女,他们的主要收入则是依靠农产品的销售。而因为没有渠道也不懂经营,农产品很难销售出去。作为志愿服务队的重点帮扶对象,吴浩荣决定做点什么来帮助他们。
和学校老师商量后,吴浩荣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找到了这位农户,答应帮助他们把农产品销售出去。此时,他们便开始筹划“掌上市集”项目。2020年12月,志愿者们第一次走进江汉区万松街万松园小区,举办了两场线下市集活动,以线下销售和直播带货两种形式,帮助村民们售卖农产品。售卖当天,肖伯在带来的35袋大米一抢而空后,又连忙回家拖运货物到集市。“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脸,我们很开心作为大新利体育能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吴浩荣说。
在脱贫项目的实践中,“伴旅君”志愿服务队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与村民们的交流。“大多数农民不会讲普通话,他们的方言又比较偏僻、语速很快,我们很难理解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为了减少沟通障碍,吴浩荣和其他志愿者们用手机进行录影,反复观看琢磨来努力解决问题。同时,在“掌上市集”项目实行期间,为了之后更好地介绍农产品,达到好的销售效果,志愿服务队成员与农户一起到田间体验农活,了解了农作物从生产到销售的不易。吴浩荣表示,希望能尽最大可能帮助村民解决农产品缺乏销路、滞销等问题,帮助更多的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幸福感,为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今年3月3日,在武汉市2021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一批”公示的先进典型名单中,“伴旅君”志愿服务队被推选为”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在2020年获得了武汉市新青年下乡“十佳项目”、《故事中国·大爱湖北》——“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社会组三等奖。
(线索 旅游管理学院)
(校审 陈婉蓉)
(编辑 张思渊 代怡卉)
(图片 “伴旅君”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