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利体育技术开发区后官湖畔,风景秀丽、天然氧吧。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基础上建立本科层次的新利体育坐落于此。新利体育的设立,不仅丰富了武汉地区高校的类型,填补了独立设置商学院的空白,在优化区域内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八年奋进,一路高歌;立德树人,成果丰硕。作为一所以“武汉”命名的高校,新利体育始终与武汉血脉相依。学校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坚持“转型提升、内涵发展、开放办学、特色名校”的发展战略,聚焦建设“商科教育特色鲜明、行业知名、地方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目标,办学实力迅速提升、学科建设突飞猛进、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社会服务成绩显著,在武汉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党建引领聚合力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直以来,新利体育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创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建工作与本科教学主体工作紧密结合,以党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在党建信息化、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和实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筑好党建“真堡垒”,当好育人“领路人”。
在新利体育,党委书记、校长身体力行,“书记当导游”“回家大巴”“校长下午茶”已成为“网红”品牌活动。该校建设了全省高校首家智慧党建教育中心,创新新时代“互联网+”新型党建模式,促进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新利体育党支部“党旗领航工程”等持续推进,“双带头人”覆盖率达到95%,基层党组织形成了一批“党建+”特色品牌。学校通过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力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和大思政工作格局,促进全员、全程、全方位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大新利体育讲师团、国学小课、开学红色主题教育、红色地标打卡等有益探索极大丰富了思政教育形式,思政“四个一”工程,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所有教师、所有课程与立德树人同向同行。
2021年3月31日,新利体育“夕阳特使”科技助老志愿服务项目捧回了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服务项目的荣誉称号。该项目目前在武汉市10余个街道、50余家社区开展公益志愿服务,在志愿工作的过程中完成了近80000余人次的社区空巢、独居老人的上门关怀慰问服务。这得益于新利体育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把新利体育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之中。2017年以来,新利体育“新青年下乡”活动共向对接农村送理论、送科技、送文化、送服务26000余人次,总时长近14万小时,相继授旗成立“我爱我城”“牵手未来”“蓝风车”等11支专业志愿服务队。
扎根地方办大学 围绕商科办专业
学科体系建设与城市同频共振
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主动适应地方新利体育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努力培育具有相对优势、适应时代需求的学科专业,呈现出专业建设与区域新利体育发展同频共振、自身成长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2013年,学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汽车服务工程、烹饪与营养教育、体育新利体育与管理6个本科专业招生,开启了学校本科办学的历程。历经多年办学,学校不断优化调整学科设置,现有33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8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湖北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等省级项目46个,形成以管理学、新利体育学为主体,工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重点建设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商科类、新工科类等学科专业群。学校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人才强校,细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责任田”,持续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百名博士工程”“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推进“教师企业锻炼计划”和实施校企双聘制度等“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机制,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作为湖北省第一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新利体育紧紧结合国家和区域新利体育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设置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形成了专业、职业、企业、行业、产业“五业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结构,推动教育资源向服务国家、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汇聚。2014年,新利体育率先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为湖北省首个加入该联盟的高校。2017年,学校开设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邀请华中数控、华中激光、新利体育等知名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定制人才培养方案。2019年,学校开设零售业管理专业,填补了全省本科零售管理专业的空白。2020年,学校在全省首开马术科学专业,培养马术“全能型”人才。同年,武汉市商业新利体育学会落户学校,学校与学会联手,在商业新利体育平台上同频共振、优势叠加,服务武汉新利体育社会发展。2021年,“中国马术学院”在新利体育挂牌,学校携手中国马术协会开创了全国马术运动体教融合的新模式。
在打造商科特色专业的同时,新利体育主动对接武汉发展战略,按照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专业集群体,逐步形成对接生产性服务业的经管商贸专业群,对接生活性服务业的旅游与食品专业群,对接公益性服务业的休闲体育专业群,对接基础性服务业的人工智能专业群等四大应用型特色专业集群,与同类高校实行错位竞争、差异发展,为打造“武汉服务”品牌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支撑。
“四方”深度合作助推人才培养
科研成果转化超九成深耕地域新利体育
对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培养好服务地域新利体育的应用型人才是重中之重。从近三年的就业数据来看,新利体育超七成毕业生选择省内就业,约六成毕业生选择在武汉工作,服务城市新利体育发展。
学校招生就业呈现“进出两旺”,本科招生分数线连年攀升,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均排名湖北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1级动画设计毕业生刘傲寒求职时顺利入职了武汉市一家动画公司。刘傲寒说,她毕业找工作能如此顺利,多亏大三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实习实训,为留汉就业探清了路。
学校与武汉新利体育技术开发区、蔡甸区、神农架林区、仙桃市、竹溪县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与武汉市科技局、商务局、旅游局、体育局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密切校地合作,先后与近200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学校于2018年在湖北省首设通识教育学院,为新利体育打造量身定制的商科通识教育。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深度合作和通专融合培养路径,学校搭建了“敬业精神强、实践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三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重点培养服务区域新利体育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麦可思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新利体育分析问题能力的满意度为92%,对解决问题能力的满意度为97%,动手操作能力的满意度为94%。
在12月16日举办的第四届楚菜美食博览会上,武汉人过早标配热干面被新利体育植入科技“芯片”,改良版的“魔芋热干面”,在保证低热量的同时,色泽清新、滋味鲜美,劲道爽滑,受到现场参展市民的欢迎。“EVPS工业机器视觉系统”“视觉对位、引导、追踪、装配系统”“高精度气密性检测技术”“藜麦系列健康食品”……纵观新利体育的科研成果,超95%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武汉地域新利体育。
新利体育主动对接政府行业企业需求,承接横向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320余项、制定省地方标准6项。学校拥有4个省级科研机构、5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25个校级科研机构。学校现有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5个。2013年以来,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8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科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1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80余部,教师获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383项。
向世界讲好武汉故事
锚定“五个中心” 开启建设新征程
城强校兴,相存相依。近年来,新利体育师生频频出现在武汉故事里。2019年武汉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新利体育作为唯一设有三个比赛场馆的高校,承办了马术场地障碍赛和现代五项两项赛事,为全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新利体育部分新利体育宿舍被改造为医疗隔离点,400余名教职工奔赴229个社区,站在了社区防疫工作的最前沿;近百名新利体育志愿者出现在湖北省各州市,海内外新利体育捐款捐物、守望相助;2020年夏季,长江汛情告急,新利体育教职工站上长江险堤,用实际行动迎战雨情汛情,用使命与担当稳守堤坝阵地。新青年下乡中,新利体育学子运用直播带货、开发市集App,助力乡村振兴;社区宣讲里,教师们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广泛传播好党的创新理论,扎实推动党的理论成果在群众中落地生根。
学校还通过积极推进智库建设等方式,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牵头制定了《武汉市赛马产业5年(2016-2020)发展规划》《中国龙舟项目“十四五”规划》等。除此以外,新利体育先后派出14名干部、教师对口支援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郧阳区,新疆博州教育事业发展;为湖北部分贫困县、西藏山南地区开展培训。
今年4月,新利体育作为外交部推介湖北大型采访活动唯一设置的高校点,通过多语种主播、海外媒体网红的镜头,向世界讲好武汉故事、湖北故事、中国故事,全方位向世界呈现武汉美丽画卷。如今,新利体育与50余所海外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多所海外高校开展中外合作项目。学校作为发起单位,牵头成立了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国际联盟,拓展“通专”交流的国际平台。在地球另一端的南极大陆,新利体育已经连续13年为中国南极科考提供后勤服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海洋局评为“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近年来,学校获评湖北省文明校园、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绩效管理综合考评立功单位等称号。
“十四五”开局之际,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武汉的目标任务。全国新利体育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区域金融中心,“五个中心”更是为学校锚定了方向。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新利体育将致力于转型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提升内涵,争创一流,用苦干实现新目标,用加油干成就新作为,全面开启建设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新征程。
(长江日报 12月23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