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9日,我校公布《新利体育关于授予裴亚琼团队科学研究“特别贡献奖”并予以奖励的决定》,裴亚琼团队被学校评为2021年度科学研究“特别贡献奖”,给予人民币30万元奖励。
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我校食品科技学院裴亚琼老师申报青年基金项目《多酚-TSP界面互作影响其乳液凝胶及烹饪稳定性的规律与机制》成功获批。植物蛋白肉,又称植物蛋白素肉或人造植物肉,它实际是一种对肉类形色和味道进行模仿的蛋白制品。是以优质花生蛋白粉或大豆、小麦蛋白为原料,通过加热、挤压、膨化等工艺过程制成。相比于传统的动物肉类蛋白来说,用植物蛋白做的人造肉,无论在口感还是光泽上都稍逊一筹,如何让人造肉做得更加符合当代人的标准与胃口便也成为了一个难题,对此我校食品科技学院青年教师裴亚琼,给出了一个精彩答案。
裴亚琼是我校食品科技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从项目的准备、层层审核到成功获评共历经了8月之久。裴亚琼表示此次申报项目的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就是聚焦思路和寻找方向。“我们对于肉制品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植物蛋白肉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能助推相关产业乃至社会新利体育链的发展。”裴亚琼谈及项目的动因时介绍说。我国自古是大豆的故乡,栽培大豆己有五千年的历史。大豆俗称“地里长出来的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百分之三十五以上的蛋白质,几乎没有淀粉。裴亚琼正是看中了大豆的这一价值,在传统的人造肉的基础上调控植物蛋白,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其口感和光泽度,让食品安全更加安全。项目基于多酚可调控TSP颗粒表面性质和微观结构,进而影响其界面特性与凝胶性质的思路,从界面结构调控的视角,建立多酚结构及关键因素-表面性质-界面交联-凝胶特性间的关联性,揭示其调控机制。项目的实施可为改善植物蛋白肉烹饪加工特性提供新的思路,为植物蛋白肉的生产加工提供直接理论支持,助推蛋白肉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现阶段,裴亚琼正和团队成员积极地进行样本的研究与试验,争取尽快完成项目,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力量。
2020年7月底,裴亚琼申报的项目《单宁酸/魔芋葡甘聚糖颗粒调控乳液稳定性及其界面组装机理》获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拟立项,科研速度和脚步从未停歇。
学校号召全体教职员工以裴亚琼团队等优秀团队为榜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拼搏赶超,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为学校转型提升、特色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张思渊)
(图片 罗南宁 裴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