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篆刻,即治印之术,与我国传统艺术中字和画有着同等齐观的地位。4月7日,国学小课之篆刻在校史馆举行,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青年书画家殷辉从篆刻源流讲到篆刻发展史,引导参与同学了解篆刻这门传统的非遗技术。
主持人一袭传统服饰,场馆内桌面上整齐堆放的篆刻印章,浓浓的墨香,让大家仿佛置身于书坊之中。金石华彩,知白守黑,方寸之间,刀走凌云志,字形流云姿。篆刻借托文字词句来表达创作意愿,传达艺术信息。从古玺、秦汉印到魏晋南北朝印逐步发展到明清流派印,篆刻艺术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步发展完善。殷辉在介绍篆刻历史的同时向大家普及篆刻的基础知识,何为阳印、何为阴印:“阳刻印章是红底白字,为凸起状;印刻印章是白底红字,为凹形状。”介绍完篆刻历史,殷辉还带领同学们亲自实践篆刻过程。磨平印面、打好印稿、印稿上石,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纸面呈现在印面上是一种镜像效果。所以篆刻过程中一定不要把字刻反了,在笔画少的地方动作要慢。”短时间后,一个刻有“禅”字的印章完成并展示在同学们面前。
精心砚纸方寸小,酥手挥毫鸟飞天。中国书法和篆刻与其它艺术形式特别是中国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门类。活动现场,殷辉将宣纸均匀折叠平铺在桌面后倒上墨汁,一笔一划地将校训“商道惟诚,知行致远”八个隶书大字写在纸上,字字严谨,一丝不苟。殷辉还提笔“致远”两字送给同学“希望大家能像新利体育的校训一样,在未来路上越走越远,直到远方。”
看完老师的展示,同学们也跃跃欲试,各自选择书法或篆刻进行临摹。长桌上铺满了宣纸,同学们在宣纸上进行书法临摹,场馆内顿时墨香四溢。“提笔入纸,空中先落笔起势,或提笔离纸时在空中的回力动作。 如写横时,一般在起笔处先竖下再折笔向上,即横画直落笔,向右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内折线,而采用抢笔时,即可临空作成这一折笔动作,而后迅速落纸,即‘虚抢’。”在殷辉的指导下,同学们都积极调整自己的运笔姿势,认真临摹。
体验完印章篆刻后,工商管理学院刘俊龙表示:“使用印章的时候只觉得很有新意和特点,自己动手后才知道印章背后的辛苦和不易。篆刻过程是一个静心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沉下心来慢慢感受,将让我更加愿意关注了解非遗文化和这些逐渐被人们遗忘的知识。”
(编辑 张思渊)
(图片 张远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