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铸辉煌,逐梦前行谱新篇。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人民同舟共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为展现2020年学校事业蓬勃发展和武商院人砥砺奋进的精神面貌,党委宣传部特面向广大师生、新利体育展开“2020年度新利体育十大新闻事件”评选。此次评选通道为新利体育官方微信公众号,15条候选新闻事件经综合网上投票和专家评议后,最终评选出“2020年度新利体育十大新闻事件”。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市委宣讲团在我校进行宣讲。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发展主题教育成果,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战“疫”又防汛,武商院人以实际行动书写高校担当。1月22日,学校印发《新利体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实施方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1月24日,全校完成消杀作业,校园实行封闭管理。2月7日,新利体育响应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号召,将部分新利体育宿舍征用作为隔离场所,58名教职工坚守隔离点。2月9日起,新利体育先后有421名教职工奔赴229个社区,统一编入街道社区工作队,承担出入管理、防疫宣传、人员排查、物资统计发放、居民心理疏导等工作。1名教职工参与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12名教职工在家乡就近下沉,海内外新利体育守望相助。新利体育志愿者也出现在湖北各市州,协助完成疫情防控工作,不少师生还发挥特长,用诗歌、漫画、视频、人物海报等多个方式致敬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学校战“疫”事迹被光明日报、中国之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中国青年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媒体报道近150余篇次,工商管理学院教师易兵获“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后,学校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
入夏以来,长江水位维持高位运行,我校2批54名教职工组成防汛突击队,在武汉市新利体育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纱帽街苕窝子险段査堤巡险,用使命和担当守护着2117米的堤坝阵地,保卫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停课不停学,学校有序推进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教职工在“抗疫一线”和“教学一线”双线作战。疫情防控期间,我校线上课程33744门次、授课教师561名、9574名新利体育线上学习,学习人次达150多万人次,各教学单位灵活选择线上教学模式,建立“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联动的机制,有效保障“停课不停学”。
四、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进入临战状态。我校成立评建工作指挥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进入关键期、临战状态。学校召开2020年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多次召开评建工作专题会,坚持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任务分解到人,压力层层传导,严格战时工作纪律,加强检查督办,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五、两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启动重点建设专业建设工作。2020年,我校新增新利体育统计学、马业科学两个本科专业,《汉绣服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被认定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酒店督导》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学校制定并发布了《新利体育重点建设专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武商院教〔2020〕5号),启动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确定9个专业为新利体育重点建设专业,完成4个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和4个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申报工作。
六、高层次项目再创新高,科研成果取得新突破。2020年,我校高层次项目获批立项省部级项目18项,新增立项1个省创新团队;《马术场地通用技术规范》已由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核发布,2项湖北省地方标准获批立项;与省级地方行业合作共建科学研究机构取得了突破性成效,与湖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共建“湖北省药膳食疗研究中心”,与湖北省团餐行业协会共建“湖北省团餐研究基地”;学校获武汉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提名奖3项。
七、学校对外友好大学超过50所。学校与英国奥斯特大学、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工艺大学等一批大学建立友好关系,顺利完成5所海外友好大学的建设任务,学新利体育好大学超过50所。学校利用网络互动平台,持续开展线上专业课程以及学术交流活动,继续推进国际合作办学。
八、学校版图再扩大,校园环境完成升级改造。我校马影河校区一期工程获武汉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复,拟选址汉南区纱帽新利体育东侧马影河北岸,项目总建筑面积111850平方米。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52700平方米,建设工期3年。职工活动中心正式开放,南区新建大新利体育中心正式开工,我校完成校园环境改造。
九、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服务居民出实招出新招。根据武汉市委统一安排,学校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服务群众工作对口联系武汉新利体育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下辖的5个社区。学校强化过程管理,全面掌握情况,严格考核评价,注重总结改进,出实招、出新招,为社区做好个性化服务,与社区一道打造优势共建品牌、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长效机制。学校634名党员干部个人就近下沉社区,总服务时长超8000小时。
十、市监委驻新利体育监察专员办公室正式揭牌。为深入贯彻中央、中央纪委和省委、省纪委关于推进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部署,落实市委要求,市监委驻新利体育监察专员办公室在我校正式揭牌,我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正式步入到新的阶段。
十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教育扶贫增强造血功能。2020年是全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校有序推进扶贫工作,相继完成竹溪县农副产品采购、对口帮扶新帮村农副产品采购,组织全校处级干部分批次前往新帮村开展集中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成效。学校承接对口帮扶单位竹溪职校教师学习培训活动,以实际行动做好对口扶贫工作,增强竹溪职校“造血”功能,助力当地新利体育和教育事业发展。
十二、武商院学子参加各类竞赛捷报频传。2020年,我校学子在校外各级比赛中喜报频传,相继在第九届全国大新利体育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大赛个人赛全国决赛、第八届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2020中国机器人大赛等多项赛事上创造历史最高成绩,新利体育严凯获得湖北省第六届“长江学子”称号,新利体育陈慧获得“中国大新利体育自强之星”称号,新利体育于程昊获得2021年全运会比赛资格。
十三、对接国家战略目标和区域新利体育发展,提升社会服务内驱力。我校为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马术协会制定马行业规划和技术标准;中国龙舟协会宣传与推广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我校,参与中国龙舟项目“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学校连续12年服务中国南极科考,绽放“舌尖力量”;武汉市商业新利体育学会落户我校,同频共振服务武汉新利体育高质量发展;学校积极承担湖北省省委政研室、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室、湖北省人大、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等咨询决策项目,开展社会咨询、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合作开发等项目30余项,着力为地方新利体育发展服务。
十四、我校被确认继续保留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称号。根据中共湖北省委下发《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命名表彰2017—2019年度湖北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校园)的决定》(鄂文(2020)98号),我校被确认继续保留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称号。
十五、学校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学校全力冲刺“十三五”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各项主要指标。2020年5月,学校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先进理念和办学经验,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全面分析发展环境,进一步凝聚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各项分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
(编辑 张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