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战疫旗帜】帮扶队 “一对一”帮扶困难家庭

发布时间:2020-03-20作者:来源:工商管理学院浏览次数:547

本网讯 在这个社区的居民说,在疫情防控期间,除了家人,见得最多的就是社区工作者。在汉成里社区,有这样一群新来的“社区工作者”,他们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入户排查、宣传劝导、卡点值守、清洁消杀这是都成了他们的新的必备技能。到社区之前,他们作为教师身份站在“三尺讲台”,疫情期间他们作为下沉社区的工作者战斗在抗疫一线。他们主动请缨下沉社区,组成“一对一”地帮扶困难家庭的小型工作队,成了困难家庭每天必见的亲人。

甘当腿疾居民家庭的“腿脚”

陈卫国,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下沉社区临时党支部副书记。从216号到社区报到以来,每天的社区工作对于已经55岁的他来说负荷很大,但是他30多天以来一直坚守在社区抗疫第一线,没有休息一天。原来他放心不下那些有着生活困难的居民--王爹爹夫妇,王爹爹夫妻俩腿脚不便,家里还有一个年幼的孙女,陈老师知道后,承担了王师傅家每天采购送菜的工作。他每天到岗先给锦江国际城困难家庭采购菜品,克服自己有时腰部和腿脚不适,一直30天以来坚持服务王爹爹一家,他夫妻俩感动的说:“感谢陈老师每天都能来给我们送菜采购物品。疫情期间,你也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注意安全!”陈卫国也只是笑着点点头回答道:“这是应该的。你们坚持在家坚守,与我们工作目的一致,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的。” 他坚持不休息,每天挂念的是王爹爹一家的日常食物采买。

残疾家庭的“小货郎”

90后的徐博,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他214日接到下沉社区通知后,第一时间前往武昌区积玉桥汉成里社区报道,他的母亲作为警察同样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小徐老师在临江府小区了解到居民方爹爹家是残疾户,于是主动申请对方爹爹一家进行“一对一”生活购物帮扶。30天以来坚持每天送菜送物,帮助方爹爹一家采购其他生活物资和倒垃圾的工作。方爹爹很是感激:“感谢小徐这个伢这么多天帮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小徐老师答到:“没事没事,这都是应该的,你家满意就行了。”他的默默的奉献换来了赞誉,也为他在以后的校园辅导员工作备好了一节更好的永生难忘的实践课。

独居空巢老人的“暖心宝宝”

董亚钊,外国语学院教师。参与下沉工作至今,没有回家,每天见得最多是社区的帮扶老人,而离家一个多月来幼小的孩子只能与他视频相见。据了解,邵奶奶家里是独居的空巢老人。疫情期间给老人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董亚钊便担当了为邵奶奶家送菜购物等工作,并每天按时询问邵奶奶的身体健康状况。邵奶奶很是感动地说道:“感谢在疫情期间有你们这些伢守护在我们身边,我们没有感到孤独和寂寞,你们送来政府对我这样的老人的关怀,让我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物资也不操心。伢们,你们要照护好自己呀!”董亚钊回道:“没关系,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在家里也要注意身体啊,尽量少出门,您要是缺什么就给我们讲,不用担心的,您身体健康就好!” 董亚钊用自己的行动让老人感到空巢但是并不孤单。

送药的“红衣小天使”

陈萍,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青年教师。自从下沉到锦江国际城,也参加了社区帮扶队,帮扶的侧重工作是给重症和独居老人采购药品和物品。由于每个重症和独居老人需求情况不一,药品种类繁杂再加上疫情期间购买药品时排队极为麻烦,陈萍通常上午统计所需药品,下午则负责购买和送药品到每户。每一天细致周到服务和轻言细语的问候,让社区重症和独居老人感到贴心和满意。居民王阿姨说到:“谢谢你们这些伢们为我们做的一切,也谢谢社区安排你们来为我们服务,感激感激。伢们你们也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照顾好自己。”她在社区重症和独居老人眼中就是飞来的送药的“红衣小天使”,有了这样的送药服务,使这些老人安心居家抗疫。

小小的帮扶队形成铜墙铁壁,显示众志成城的力量。不经意的细节中展现大爱无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教师们无私奉献,冲在防控第一线为群众解决难事揪心事,体现了一个个“逆行者”的奉献。帮扶队的队员表示:当每个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之时,区区疫情怎能抵挡我们凝聚起来的决心和信心!久寒必暖,繁花可期,我们终将打败疫情,我们终将胜利。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