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健康教研室陈婧、黄璐、刘静文三位女老师作为我校第一批下沉社区教职工,奔赴到社区一线。除了日常的社区防疫工作,她们还用自身特长,安抚居民心理压力,让更多人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陈婧是江西人,原本订下了22号的车票准备回老家。由于看到疫情严重,陈婧响应号召,取消了回家的车票,留在武汉。陈婧下沉到的是五琴里社区,配套设施并不完善,陈婧负责的户外人员登记工作,站一天就是每天的工作姿态。有着15年心理相关从业经验的她,深知特殊时期更应该调节好心态。在下沉社区之前,陈婧便承担了一部分市里和省里的疫情期间心理咨询工作。来到社区之后,陈婧继续发挥所长,对身边工作人员和居民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加以劝导。
在学雅芳邻社区,黄璐平时除了跟着社区书记处理社区大小事宜、借助网络和电话等方式了解收集各家各户自测体温、健康情况外,做的最多的就是宣传心理咨询服务平台。“我自身还有社区的工作,又很想帮助居民们以更好的状态居家,所以我愿意成为居民和平台的一座桥梁。”黄璐笑着说。平台的推广让很多居民的情绪有了释放。在工作期间,有位居民提出家里有抑郁症患者,病情对生活有了影响。黄璐迅速联系了心理援助热线和专业的精神类医院,让患者得到帮扶和救治条件。
15栋楼,3439户人家,110043位居民,这是刘静文每天的工作群体。刘静文的丈夫是一线医生,家里还有需要照顾的孩子。尽管如此,刘静文仍选择主动下沉:“事情总是需要人去完成的,党员更应该起带头作用。” 刘静文下沉的文卉苑社区低保户、独居老人、残疾和精神障碍患者较多,疫情防控压力很大。刚刚下沉的第一天,在社区书记的安排下,刘静文开始担负起了居民们的菜篮子线上采购线下发放工作。“吃是每天不能断的,很多人会因为没有买到合适的菜或者低价爱心菜也会造成情绪挤压的问题。所以在提供给居民生活物资的同时,做好安抚工作也同样重要。”刘静文说。从组织居民在群里小程序团购、确认总数向供货商支付款项、到整理居民团购表格数据,刘静文已不知熬了多少夜。而在第二天取菜现场,刘静文也会注意到居民的情绪倾向。“坏的情绪会传染,会扩散,做好情绪治疗,能从更积极的层面应对疫情。”刘静文说。
(编辑 张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