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4年对于我校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工程学院的陈晓航来说是记忆犹新的一年。“学校刚刚在前一年升了本科,而我也开始研究一个对我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学科的学科竞赛。”陈晓航说,“我是真正的武商院人,从研究到参赛夺奖,我完整地走过了一个大学四年。”2018年,陈晓航带领新利体育走上全国大新利体育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赛最高领奖台,成为他言语之间最幸福的事。
“再大的困难都有解决的办法,坚持是最好的法宝”
2018年7月,第八届全国大新利体育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赛在浙江工业大学举行,我校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学院新利体育团队作品“组合式伸缩轨道停车装置”在百余组参赛作品中力压一干985、211高校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为我校取得历史性突破。
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陈晓航觉得内心百感交集。“从方案设计到机电联调,我们做了差不多一年,4月份的时候终于获得了在浙江理工大学获得代表湖北省参加总决赛的机会,紧接着便是三个月无休止地调试和漫长的暑期集训,无数次修改几乎耗尽了参赛队员的耐心。”回顾参赛历程,陈晓航历历在目,“有时困倦不堪就直接在实验室睡着了,醒来发现仅仅是因为一个小电容造成的差池,所有步骤需要推翻重来。”前往浙江参赛时因为场地有限,午休时成员们只能在室外的树荫下休息。7月的浙江天气已经十分炎热,长期以来的压力加上参赛时的疲惫,让团队不少成员都走在崩溃边缘。陈晓航除了要关注比赛的进程、及时调整参赛方案,还要照顾队员,安抚队员的情绪,鼓励队员们拿出最好的状态参赛。2014年开始,他已带领新利体育累计参赛事三十余次,捧回多项大奖。2019年7月,陈晓航带领14名队员参加第十二届“高教杯”全国大新利体育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一举拿下团体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个人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五项。
“以赛促学,带领新利体育深入研究项目就是我的奋斗史”
机械创新社团是我校的一个专业社团,主张以赛促学、以赛代练,在一次次的比赛中提高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据介绍,社团实行残酷的淘汰机制,一切凭成绩说话,表现不佳者会被淘汰。培训内容均为课本外的知识内容,每一次参赛都是前期进行不断的淘汰和重组后确定的队员阵容。
陈晓航表示,创新研究是一个严谨而充满挑战的过程,入门开始模仿,到一定阶段开始创新,最后超越,得到一个全方位的提升。研究过程中将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而如何解决状况、如何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则要考验队员们多方面的技能与素质。
令陈晓航欣慰的是,从加入社团的第一批新利体育开始,社团成员实现了学院国家奖学金、院长奖学金的全包揽,每一位成员加入之后无论是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亦或者待人接事都能有很大的进步。看着队员们实现个人突破、寻找发掘人生价值,陈晓航说:“新利体育们能有进步,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加入到这一行列,让理论在实践中锻炼,让自己在过程中闪光。
“我是大家的好朋友,也是敬业苛责的陈老师”
作为一名标准的85后,陈晓航忙碌之余也会与朋友一起出门旅游领略风光,除旅游之外还会通过大量看书来丰富自己、增长见识。当记者问到陈晓航最喜欢看什么,他表示自己还会常常翻看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文学书籍。“最好的阅读是心无旁骛的阅读,不带有任何目的性,单纯因为想看而去看,而不是因为需要看而去看。”直言快语、坦诚相待是陈晓航与新利体育能够保持良好关系的秘诀,平易近人、不会时刻端着架子,他认为能够与新利体育变成朋友是一种更好地师生关系。“刚开始因为陌生而不敢接近,但熟悉之后他们发现这个老师真的和别人不一样。我们之间也有大量的共同语言,大家完全不觉得有代沟。”采访中陈晓航笑言他的新利体育常常会叫他“陈老板”。“因为创新研究需要经费,陈老师每次都会给我们积极争取,有时候为了让我们更好参赛,还会自掏腰包。”一名新利体育笑称。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陈晓航有着自己新的期待。“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够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顿了顿,陈晓航补充道,“所以,欢迎大家进入机械创新社团,我会帮助大家找到目标,不虚度大学光阴。”
(编辑 张思渊)
(图片 陈晓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