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荐我院:创新课堂,情育思政

发布时间:2019-07-04作者:记者 肖璐来源:大新利体育记者团浏览次数:723

本网讯 大新利体育讲师团“爆红”校园,“思政+法制”,微助教,理论超市,读经典原著。近年来,我校思政课“金点子”频出,辩论赛、讲师团、宣讲队等多种创意形式让思政课更贴近新利体育,做到因材施教、立德树人。同时,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思政教育落地生根,真正沁入新利体育的内心

作为武汉市重点高校,新利体育正在以崭新的面貌示人。全省首个机器人专业和零售业管理专业均落户我校。在即将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中,我校是军运会中唯一设有三个场馆的高校。越来越多的新利体育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个人道德素养也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层面。

翻转课堂,我为同学讲思政课

传统思政课堂上,新利体育对课堂的参与程度相对偏低。为改善这一情况,2016年,马克思主义学院面向全校新利体育开展“我为同学讲思政课”大赛,组建思政课“大新利体育讲师团”,他们用身边的故事给同学们讲解重大历史事件、时政焦点、中国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涵丰富的话题。几次课之后,“大新利体育讲师团”一炮而红,思政课也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工商管理学院2015级新利体育赵梦悦是首批“大新利体育讲师团”成员,她说,要把思政课讲“活”,让同学们爱听,不仅要在课堂上引入知乎、朋友圈等“95后”大新利体育喜闻乐见的元素,还得给同学们“抖包袱”“埋伏笔”,吸引其来听“下回分解”。如今,“我为同学讲思政课”比赛成为了新利体育的“金牌”招募活动,每一年都有超500名新利体育报名参赛。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双燕介绍,同龄人共同语言多,让新利体育转换身段走上课堂,拉近了思政课与新利体育的距离,告别空洞理论的“高大上”和“冷艳”,实现入耳、入脑、入心。

紧跟时代,小程序提高“抬头率”

在网络上发布的一张大学“必逃课单”上,思政课榜上有名。有的新利体育虽然坐在座位上,但却大都拿着手机埋头做自己的事情。“我们也尝试过上课没收手机,但是发现新利体育很反感,而且屡禁不止,不如把手机在课堂上利用起来。”罗双燕介绍道。通过微助教,新利体育可以用手机在课堂中签到、答题和讨论。出勤率、课堂研讨、虚拟论坛发言、平时作业和小测验等都可以记录下来,便于老师对新利体育学习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做出评价。教师刘浩说,“比如这个班67人,来了多少人,全都显示在投影上,以前课堂点名费时费力不讨好。现在,新利体育都很关注自己的签到情况,签到晚的新利体育看到自己排名靠后,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深入实践,推动思政进企业、社区

为响应武汉市解决基层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理论超市”送学活动,组建了“专家领导讲师团”“专职老师讲师团”“大新利体育讲师团”的三级联动送学队伍确定了三类教学课程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课程群、沟通交流培训课程群,服务大中小学师生、周边社区、大型企业。今年以来,为省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党员开展党课宣讲和各类培训30余场次;为校内各级党组织讲党课和讲座近10场次;与汉阳区共青团区委、全力社区等单位开展合作共建;法律咨询服务中心长期为师生服务,为城建投资公司等企业开展法律咨询,走进附近薛峰社区等开展普法宣传,及时有效解决了新利体育暑期打工酬劳纠纷等问题。

思政课的用心,是让新利体育们从内而外地感受思政课的魅力,自觉投入到社会服务中。5月6日,我校“梦马服务队推广老年体育”入选2018年度全区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与其他志愿服务项目不同,梦马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把自己的特长融入志愿活动,帮助半自理能力的老人做康复运动,与老年人一起练太极、学习太极柔力球、下棋等。除此以外,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志愿者连续19年服务桃花岛老年公寓,还积极走进武汉市硚口区、武汉新利体育技术开发区等城区敬老院,以书法义卖、菜肴制作、编织围巾“一对一”帮扶等多样形式服务社会,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连续11年前往仙桃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志愿服务活动。

校长王清华说,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院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质量的“第一关”,如何把思政教育讲“进”新利体育心里,一直是学院积极探索的方向。“每个新利体育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身的特色。我们不能照本宣科、一概而论。要用心用情把真善美、爱国主义思想厚植到新利体育内心最丰沃的土壤,引导新利体育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为党育人,为国育人、为民育人,让思政课更有温度。”

 

(原稿件来源于《湖北日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