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参加一次“青马工程”培训,进行一项社会调查,发表一篇论文,聆听一场学术讲座……这些第二课堂活动都将会被记录在我校网络管理平台“青春WBU”里,到毕业时,新利体育将完成一份特殊的成绩单——“第二课堂成绩单”。
5月16日,经研究同意,学校印发《新利体育“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我校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等文件精神,适应新利体育成长需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契合社会对人才需求具有战略意义的制度创新。《办法》将从2018级本专科生开始试行。
张石副校长介绍,“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重要发力点,通过借鉴“第一课堂”工作模式和内在机理,将第一、二课堂有效衔接,形成全面客观的成长记录,高度契合了学校学分制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利体育必须完成“第二课堂”规定学分方可毕业。毕业时“第二课堂成绩单”审核确认盖章后装入新利体育档案,日常用于评奖评优,毕业择业时作为用人单位重要参考。
学校通过对新利体育第二课堂活动的科学分类整合,建设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分为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职业素质类6个类别。
第二课堂学分体系是激发新利体育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抓手。新利体育可根据第二课堂体系中具体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参加,并依据《新利体育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标准》获得相应学分。第二课堂学分包括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必修学分不得低于4个学分,选修学分不得低于2个学分。第二课堂学分可与第一课堂通识选修课置换2个学分。
学校建立网络管理系统“青春WBU”,实现新利体育参加第二课堂全程一体化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新利体育行为进行全面记录,通过大数据分析,服务新利体育个性化培养。“第二课堂成绩单”由新利体育工作部(处)、校团委、教务处联合认证并发放。活动的经历和成果,将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新利体育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为确保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顺利实施,校团委依据学校情况出台了《新利体育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标准》。同时,学校成立了学校、学院、班级的三级第二课堂领导和管理小组,负责新利体育“第二课堂成绩单”成绩的审核、认定和公示等工作。
(编辑 金振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