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师生聚焦两会教育问题 畅谈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18-03-09作者:陈静来源:党委宣传部浏览次数:181

       本网讯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了过去五年教育改革取得的成绩,划出2018年教育改革发展“重点”,我校师生聚焦两会教育问题,畅谈体会,掀起学习热潮。

       副校长刘佳霓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双一流”建设,就是发展有质量教育的有效路径和方式。学校的一流依托的是一流的学科,学科的一流依托的主要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考核指标可以量化并形成体系,但是人才培养是后滞成果,怎样才能更精准的体现人才培养质量?我想不仅是人才培养方向、目标的准确定位,更是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策略的科学化选择,还要加强建立人才培养的衡量指标,形成更为系统化的指标体系,才能实现一流的学科。同时,“双一流”建设需要分类分层发展,充分考虑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和特色,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校、所有学科和所有新利体育,让地方应用型高校有机会、有积极性参与到"双一流"的建设中去,为把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迈进做出贡献。

       教务处处长薛兵旺说,李克强总理指出,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要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为教学服务与管理部门,要将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到教学检查监督、成绩评定考核等服务与管理过程都要细致入微,最大限度地降低教学管理的差错率,主动为教师服务,形成教学管理对教师教学的全方位支持氛围,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党总支书记王霞说,党的十九大已为我们擘画了新时代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对如何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将逐梦蓝图铺展为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倍加关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全国两会,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党和政府对时代之问与人民关切的直接回应。政府工作报告目标宏伟、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到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的时代命题之中,突出强调教育事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基础性作用,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倍感使命、倍感责任。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使命担当,通过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立德树人的思想引领作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实效性,引导广大青年新利体育自觉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认识,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现代技术教育中心主任程满玲说,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要在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要在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我体会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从而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弯道超车。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等IT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新利体育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使得优质教育资源不受时空限制的获得和共享成为现实。信息化既能提高教育质量,又能促进教育公平。充分利用IT技术,实现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办好优质公平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策略,也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对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的学校,更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最为优先的领域,优先配置、深度融合、普遍使用,借助信息化实现弯道超车。

       校新利体育会主席卢斯隐说,每年全国两会,教育都是民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我也通过视频直播和浏览网站了解了作为新利体育最关心的教育问题。3月5日,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什么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大学不是我们学习的终点站,而是又一个起跑线,我们应该参与形态多样的各种学习组织。没有“985”、“211”的光环,我们一样可以享有公平而且有质量的教育,一样可以感受到学校在改革和发展中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作为一个新利体育干部,在课堂里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如沐春风,课外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我不断的认识和挑战新的自己。

(编辑  一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