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衣服对叠,折好,再放入塑料袋封好,最后放入纸箱。7月5日,艺术学院一暑期社会实践队8人正埋头整理救灾衣物。截止发稿时,他们已经整理了7000多件预备送往灾区的衣物。
实践队成员整理衣物
7月1日,由8名成员组成的实践队来到武汉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始了为期6天的公益美学与精准扶贫行为的实践与调研。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听到了急需向黄冈、红安等遭受洪水灾害地区发放1万件夏装的通知,“时间紧急,我们有8个人,所以主动要求承担清点、打包物资的工作”,徐晓慧说。
将衣物放入塑料袋打包
基金会募捐的衣物等物资放在7楼仓库,“我们需要从中挑选夏装并打包”,徐晓慧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团队进行了分工,2人负责在仓库挑选衣物,2人负责将选出的衣物搬到2楼打包处,4人整理、装袋、打包衣物。
工作从上午九点开始,到下午4点左右结束。为了尽快把衣物整理好,8个人商议,中午不午休,实在累了,就轮流休息一会儿。
成员搬运箱子
现场,一箱衣物装满封箱后,2015级环艺专业成员袁欣用笔下了“男装上衣”几个醒目的大字。细心的同学在整理衣物时不仅按照男装、女装、童装进行了分类整理,还将每件衣物用塑料袋重新包好,“免得被水浸湿了”,袁欣说。叠衣服、装袋,4个成员在大大的会议桌前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脖子、胳膊和腿有些酸疼,不过睡一觉就没事了”。
轮流休息,一沾椅子就睡着了
“上上下下搬箱子确实挺累,但是想着能快点把物资送到灾民手中,就觉得又有劲儿了”,一箱衣物多则120件,少也有55件,一般需要两个人搬运,2015级动画专业成员缪志康一沾椅子就睡着了,但不到15分钟就惊醒过来继续干活。
位于武汉新利体育技术开发区的新利体育出发和位于汉口黄孝河路的基金会,穿越了大半个武汉,8个成员中的4个外地的新利体育每天早上6点半就得起床,晚上近8点才能回到学校。 “为了救灾的物资大家都累的精疲力竭,但是我们都很快乐,武警官兵民警战斗在前线,我们支援在后方”,2015级环艺专业成员代晓萌说。
实践队合影
“计划是8号将1万件衣物前装箱完毕,我们6号就可以完成任务了”,想着能提前把物资发往灾区,徐晓慧很开心。
(编辑 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