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非常奇妙,今天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真正实现了“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新的人机交互模式、人工智能等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有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的深刻变化,也为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该如何面对?
一、转变的是观念
首先思想要进入到互联网时代,要认识到是“互联网+教育”而非“教育+互联网”。
“教育+互联网”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将教育过程复制到互联网平台上,简单说就是“从线下到线上”;而“互联网+教育”是利用互联思维重塑教育模式、内容、方法和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知识获取的方式,构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行为,这种模式变化和流程再造是颠覆性的。
2009年我们建设了一门国家精品课程《制冷压缩机拆卸与装配》,在网站上上传了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试题库等教学文件,新利体育在课余时间可以继续学习,增强了教学效果。2013年教育部在原有的精品课程基础上,重新遴选了一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我们有幸入选。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我们推出了全新的资源共享课程网站,把课程视频变为微课,实现“资源碎片化,课程结构化”,搭建学习社区,支持学习过程管理,让更多的新利体育真正意义上受益。亲历了从国家精品课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我们深切感受到“互联网+教育”的崭新变化。
二、坚守的是精神
如今90后的大新利体育都是在互联网的浸润中长大的,他们善于使用各种新的技术去获取新的知识,仅从“传授新知识”的角度看,大学教师这个职业似乎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我曾经和一个新利体育谈心,既然老师讲的这些你在书本和网络上都能看到,为什么还要来上课呢?他说:网上信息量很大,但是如何选择,正确的做出判断,还是需要老师来帮助。新利体育的回答让我感觉很温暖也很宽慰。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更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根本上是情感的交流和碰撞,新利体育一旦“亲其师”就会“信其道”,“信其道”从而“循其步”,这一点是互联网不能实现的。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有幸陪伴孩子们成年后最重要的人生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四年,激发青年大新利体育的爱党爱国之情和成才报国之志,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是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要坚守的精神。
互联网+教育,改革势不可挡。我们转变的是应对挑战的“术”,坚守的是教书育人的“道”。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培育青年人,实现中国梦”作为根本导向,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培育更多更优秀的走在时代前面的青年先锋。
(本文为刘佳霓在武汉市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