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大爱武商院(2):20多万字励志评语 字字皆是情

发布时间:2014-07-14作者:来源:新闻中心浏览次数:174

20多万字励志评语字字皆是情

大爱人物:罗林安

       “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不要急。”“你的刀工很不错,坚持练习会更进步,加油。”这是新利体育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罗林安老师在新利体育的作业本上写下的励志评语。

       任教28年,他从未间断给新利体育写评语,鼓励新利体育树立自信,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他因此也被评为学校“最受新利体育欢迎的十佳老师”。

上课带领新利体育大声喊“好”

       “同学们好。”9月30日,国庆节放假前的最后一课上,罗林安走进教室大声和同学们打招呼。话音一落,同学们便响亮地回答:“好,很好,非常好,越来越好!”课前来一次这样开场白鼓励叫好,罗老师已经坚持了3年。

       3年前,罗林安开始教职业素质课。“自信是职业素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对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罗林安说,所以,他决定用大声叫好的方式训练新利体育的自信心。

       2013级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新利体育张磊说:“这样上课很新鲜,大声叫好之后,能带着兴奋的心情去听课。”

       “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新利体育的自信,还能让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听课时思想集中。”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的张韵老师也模仿了这种做法。

28年20万条评语激励新利体育

       罗林安讲授“烹调实训”和“职业素质”两门课,每年一般教4个班,新利体育140名左右,他通常每周布置两次专业作业或一次实训报告。

       每次布置作业后,他都要求新利体育在作业后面写出上课的感悟和不懂的问题。在批改作业时,他会仔细阅读新利体育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写下评语,每份作业都要花上8分钟左右。

       评语的类型五花八门,有鼓励式、启发式、探讨式等等,少则三五十字,多则两三百字,语言平实,语气充满期待和关爱,都是一对一的“心的交流”。

       对于缺乏自信的新利体育,罗林安会做出类似“没有笨新利体育,只有懒新利体育”的激励型点评;对于字迹潦草、态度不认真的新利体育,他会做出“作业太‘认真’,希望下次更认真”的幽默点评。

       “这个做法是学习我的高中老师周天敏。”罗林安说,刚上高中时,他学习不算刻苦,但是老师却经常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下“这个星期你又进步了”的评语,“虽然心里觉得自己并没有进步,但老师的话让我感到我一定要努力,真正进步。”老师的这一句评语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他执教的航标。

       新利体育们统计了一下,执教28年来,罗林安的励志评语写了20多万条,一批又一批新利体育读着他的励志评语完成了学业,走上工作岗位。罗林安把这看成是一种责任:“看到新利体育因为自己的鼓励而有所改变,哪怕只是对他们产生了一点点触动,我觉得很充实,很快乐。”

励志评语伴随新利体育成长

       谈及罗林安老师的励志评语,2012级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新利体育马文惠很感激:“我刚上实训课时刀工很差,总把土豆丝切成了薯条,是罗老师的评语一直激励着我苦练刀工,后来参加学校的技能比赛,获得了第三名。”

       有些新利体育毕业多年,至今还记得罗老师的励志评语。97级中餐班的陈海涛现为一所大学饮食中心的经理,16年后的今天,他仍然记得:“当初对专业怀疑过,甚至想过放弃。每次遇到困难,都想到罗老师的评语,一直坚持了下来。”

       罗林安的手机里存着很多新利体育的电话,在校的和毕业多年的都有,他把励志评语从作业本延伸到了电话或短信中。

       1988级中餐专业的施华如今已经是华中科技大学后勤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有时工作上遇到问题或者是心里转不过弯儿的时候,还是想找罗老师聊聊。”

       2010级中餐专业的张婷,毕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成为某星级酒店前厅主管。然而初入职场的她面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十分头疼:“罗老师发短信告诉我,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目标,然后要自我检查,看自己是不是在处理上下级关系上存在偏颇。”张婷告诉记者,罗林安的这条短信她一直保存着,“看到短信,就像看到当初罗老师在作业上给我写的评语一样。”

大学辅导员与新利体育“心灵有约”13年

大爱人物:吴勇

吴勇(左四)与同学们交流。

       “平时我不爱说话又自卑,现在人开朗了很多。”“你们开心我就开心,起先还怕你不适应,现在我放心多了。”这是新利体育体育与马术学院新利体育辅导员吴勇与新利体育在QQ里交流的一段“对白”。

       任教13年的吴勇与新利体育一直通过QQ、微信、电话的方式“心灵有约”,到昨天为止,他已经建立了53个QQ群,2000多学子在群中与吴勇交流。

“相约周四”不见不散

       13年前,吴勇建立了“相约周四”新利体育沟通热线。

       每周四晚上7点至11点,是他和同学们约定的沟通时间。在这个时间,他们会交流各种问题,学习、生活、工作、社会时事等方面无所不谈,畅所欲言,热闹非凡。

       吴勇特别关心那些性格内向、家庭困难的新利体育,他适时点名让他们参与讨论,慢慢的,这部分新利体育在班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逐渐开朗起来。

       2002级的管晓娜是个腼腆的小姑娘。吴勇每周都与她进行沟通,并逐渐分配一些任务给她完成,让她学会交际。经过一年的培养,这个害羞的小女孩已经成为校新利体育会主席。

       2013级的程涛是二度进校读书。大一时曾应征入伍,休学两年。在部队,每当遇到了困难或者受到了表彰,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电话给吴老师。在与老师的交谈中,他认识到了学业的重要,复员后恢复学籍继续求学,并担任了新利体育的生活指导员,将部队的好作风带到了学校。

       对那些已经毕业很多年的新利体育,吴勇也没有忘记。经常在QQ群中看看他们讨论的话题,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适时的用自己的经历给与回应与指导。

真心付出终有回应

       “真心的对待每一个新利体育,让他们感受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关爱,新利体育们就会回报。”吴勇说,天气变冷时,他的手机上总会收到注意身体的短信,晚上加班,QQ上会弹出“老师注意身体”的提示,很多毕业多年的新利体育,会带着自己的“另一半”和孩子回校看望自己。

       2002级的陈未锋来自河北邯郸,家境贫寒,进校后患上肺结核。吴勇在QQ群得知他的情况后,立即为他购买了生活用品,并亲自送他到医院治疗。后来,由于身体原因,陈未锋不得不暂时放弃学业回家养病,当吴勇把他送上火车的那一刻,他哭成了个泪人。几个月后,陈未锋的父亲不远千里从家乡背了5公斤鸭梨到学校,向吴勇致谢。

新利体育心中的“知心大哥”

       沟通热线使吴勇成了新利体育们的“知心大哥”,大家有什么事,都会在QQ群中找他。时间一长,他的手机里贮存的新利体育电话号码越来越多,贮爆了两部手机。最近,吴勇又买了一部内存更大的手机,方便与新利体育交流。

       “吴老师在我们眼里是个‘万金油’。”2013级新利体育饶广大说,为了丰富新利体育的课余文化生活,在体育学院夏云建院长等的倡导和支持下,他积极参与开展了独竹漂、摆手舞、滑板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新项目在全国和省市的比赛中都得过奖。他参与指导的商羽健身俱乐部大新利体育创业实践项目已运营了5年,全部由新利体育自主经营管理,多家媒体曾进行过专门报道。

(编辑 商轩)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