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1日下午,在新利体育观湖苑新利体育宿舍值班室里,瘦削的邹典明正为新利体育熬着要喝的中药,"孩子们学习忙,我坐着也是坐着",她朴实的说着,年近六旬的她已经义务为一位体弱的新利体育熬药近半年了。
邹妈妈在为女儿倒药
清晨5点开始的忙碌
清晨5点不到,当新利体育观湖苑4栋的新利体育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宿管邹典明就已经起床了,泡药半小时、熬煮三小时,早晨八点,一楼115寝室的代望月,在值班室喝上了刚熬好的药汤,正好赶在了上课前。
来自咸宁崇阳县农村的代望月,是该校2012级会计专业的新利体育,从小身体不是很好,高中学习压力大,身体更加承受不住,一直在吃西药,为了调理身体,去年的10月份家里开始让她吃中药。
“第一次熬药的时候,水装了一大壶,从早上熬到中午才完成,刚喝一口,就喝不下去”代望月说道,刚开始几天她自己每天在寝室里熬,放多少水,熬多长时间,对于初次熬药的她,是个难题。
代望月所在的115寝室,离宿管的值班室很近,第一次熬药的时候浓烈的药味传到值班室,邹典明就留了心,她主动找到代望月,询问情况,担起了熬药的“工程”。
“小代要上课,哪有那么多时间熬药啊”邹典明说,以前她老伴在世的时候,身体不好,经常需要熬药,她有经验也不麻烦。
药汤背后的体贴
“今天下午的药,你要什么时候吃?”这是邹典明每次熬药之前总问的问题。代望月的这副中药是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早上8点左右吃完药就去上课,下午熬药的时候,邹典明总是根据代望月的课程安排来计划熬药的时间,考虑到代望月下课后可能有其他的事,中午的时候邹典明总会询问代望月下午要什么时候喝药。“到时间了,我没回来,邹妈妈就会发短信提醒我吃药。”代望月告诉记者。
最让代望月感动的事情,是邹典明一次凌晨两点的熬药。那是去年11月28日,代望月有急事要回家,订了当天最早的一班车的车票。在回家前一天晚上,代望月告诉邹典明自己要赶时间,第二天的药可能喝不上了,叫她不用准备了,邹典明当时并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早上6点,代望月起床、收拾好行李后,经过邹典明的值班室看到门是虚掩着,里面还飘出浓郁的中药味,走进去后发现电饭煲插着电,正在保温。而此时邹典明已经睡着了,一碗药正静静的趟在电饭煲里。
“当时看到那碗药,眼睛就酸酸的,邹妈妈肯定一整晚都没怎么睡。”代望月说道。后来她才知道邹典明凌晨两点就起来泡药、熬药了。虽用的是插电的熬药壶,但还是要时刻注意着,担心时间过长,水会熬干,时不时的还要揭开盖子看看。
“喝药要坚持,哪能间断啊。”早上5点多,邹典明又将熬好的药倒到碗里,并放在电饭煲里保温,将值班室的门虚掩着,做好这些事后,她才安心的去休息了。由于晚上频繁起床几次,受了凉,第二天邹典明就有点感冒了。
据悉,在邹典明的带动下,宿管万维利也加入了熬药的行列。邹典明每天下午5点半就和万维利换班,在换班之前,她总是把药熬好,放在电饭煲里保温。在万维利值班的时候,也将熬药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药罐搭起"母女情"
“这药很苦,这孩子喝起来也难受。”邹典明说,代望月喝中药的时候,她是不允许她往药里加糖,总是在代望月喝完药之后,才拿出糖果给她。
代望月告诉记者,邹阿姨总是会给她煮些莲藕排骨汤等营养汤,她说药苦要多喝汤,可以缓解苦性,增强药效。
今年开学之后,代望月的药又换了一种,这副药每天要喝三次。宿管阿姨们熬药的“担子”又重了,每天要花近9个小时为她熬药。
最近,代望月在校外找了一份家教的兼职,每天下午3点就要去兼职,晚上回学校的时候就已经7点多了。喝药之前是要空腹的,在她喝完药之后,邹典明总会给她准备晚餐。“前天,邹妈妈做的青菜鸡蛋面很好吃。”代望月说。
代望月每天都在宿管阿姨那喝药,有时经常晚上还和邹阿姨相约,第二天清早一起去菜市场。不仅买菜,代望月还经常帮邹典明阿姨做“爱心餐”,“吃饭人多的时候,就是阿姨炒菜,我只能帮些小忙,人少的时候,我就可以炒菜给阿姨们吃了。”代望月告诉记者。
去年冬天有段时间,邹典明迷上了电视剧,不经常走动。代望月担心那样对她的身体不好,晚上就和邹典明约定,第二天早上一起在宿舍楼前,打球、跑步锻炼身体。“阿姨打羽毛球可厉害了。”代望月说道。
(摄影 张恒皓)
(编辑 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