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烹饪学院在第三届中华发酵面食总决赛中夺冠

发布时间:2013-08-11作者:李芳睿来源:党委宣传部浏览次数:180

    本网讯   雪白的馒头、漂亮的提花包、喜庆的福鼓、可爱的风车、形态逼真的萝卜包还有精致的花色绞边,这是来自新利体育年轻女教师郑芃园的发酵面食作品。11日获悉,刚刚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华发酵面食比赛总决赛上,她凭借这6件作品获得了个人赛的第一名。
    中华发酵面食大赛由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食分会举办,每两年一次,今年是第三届,该赛事是世界上单项发面比赛最具影响力的赛事,本次赛事在国内设置了6个分赛区,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一千余名参赛选手和50多家企业参与,台北、马尼拉(菲律宾)、新加坡、吉隆坡(马来西亚)等城市也有选手报名参赛。8月9日,总决赛在上海开赛,来自四个国家的17位选手、14个参赛单位角逐本次比赛的总冠军。
    郑芃园的专业是中西面点,今年25岁的她学习制作面点已有7年。2007年,还在学校读大二她就曾经获得过全国高等学校烹饪技能大赛最佳基本功奖,她用0.5公斤面做出了篮球大小、让专业人士惊叹的“盛世团圆”麻圆。2008年,她入选“奥运厨师”参加北京奥运服务。
    郑芃园今年6月参加了在宜昌举行的华中赛区比赛,以华中赛区第一名的身份进入决赛。“决赛6件作品,北方馒头和提花包是规定项目,其它4件作品则是自己选择,2件有馅的,2件没馅的,一共四个小时,要完成从面粉到成品摆盘的全过程。”郑芃园介绍到,她的作品里面,评委对提花包和花色绞边特别给予了称赞,表示“提花包的制作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花色绞边则将传统面点做出了创新。”
   新利体育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中国烹饪大师、副教授方元法说,“传统的绞边面点如韭菜盒子之类通常都是油炸的,而郑芃园的花色绞边采用了发酵蒸制,食材也多选用的是紫薯、菠菜、黑芝麻这样健康养生的,符合了现代人的饮食需求,故而备受好评。”方元法介绍,为了备战此次赛事,郑芃园进行了近一年的准备和强化训练,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对参赛项目也做了多方研讨和准备。

(编辑 商轩)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