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8日,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新利体育联合会等联合举办的2011湖北大新利体育年度人物评选,公布了50位晋级候选人名单,我校新利体育王璐瑶以“自制载人纸船,7分钟横渡汉江”入选。
这些50名候选人经过大约一周的首轮竞争,从101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此前,全省近70所高校推荐了300余名优秀新利体育参选。
50名候选人各具特色:有为挽救他人生命,放弃考试,捐髓救人的田强,获“世界脑力锦标赛”总冠军的唯一亚洲人的王峰,自强不息,撑着板凳求学15年的郭百岭等。
自12月1日启动首轮投票、到截止时间5日18时,共有40多万读者参与投票。活动组委会综合18位专家评委的意见和读者网络投票情况,评出了50名相对优秀的大新利体育进入下一轮竞争。
今日至11日24时,“20强”争夺战将打响。在此轮竞争中,专家评审和读者网上投票的分值比重分别为70%与30%。活动组委会将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参考读者网络投票结果,评出10名年度人物、10个年度人物提名奖。 活动将采取专家评审、读者网上投票,腾讯微博(#湖北大新利体育年度人物#)话题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评出最终的获奖者。届时,将举行颁奖典礼。
王璐瑶,武汉商业服务学院08体育系赛马专业,参选类别:特殊才能。
划着自制的纸船横渡汉江后,王璐瑶接到了很多采访电话。 对于自己的船多高多重制造过程如何,这个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大三的新利体育已经可以倒背如流。他甚至有些厌烦提起这些,而更愿意讲自己所具有的冒险精神和喜欢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
这个湖北恩施土家族的22岁男孩,因纸船渡江被很多人奉为奇谈,也被网友斥责为“无聊”,“炒作”。王璐瑶笑笑,在无聊的人眼里做什么事都是无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出生在大山里的王璐瑶确实一直在走属于自己的路,文艺和运动的天赋在他的身上发芽,滋长着。
9月13日上午10时26分,汉阳龙灯堤赫山江滩,水流湍急,水速3米/秒。 王璐瑶,穿着黑色救生衣,戴着一副黑色墨镜,手握皮划艇专用桨,坐在自己亲手设计制造的纸船上,正式下水,朝对岸划去。 身后,同学组成的亲友团拉着标语,“哥划的不是船,是低碳”,为他呐喊;身旁,朋友划着两艘皮划艇,为他护航。 7分钟后,他顺利划到对岸的汉口。 他的纸船长约1.9米,宽约80厘米,船底厚约30厘米,重约40公斤,全部用废纸制作,总造价约200元。
王璐瑶对船的喜欢,从儿时就开始了,“小时候经常用用玉米秆做船模,后来用塑料泡沫做”,大一时开始接触水上运动,玩皮划艇,大二时就有了做纸船载人的想法,但是没有付诸行动。
这个想法一直藏在他的心里。大三时,他到湖北省体育局实习,认识了曾参加首次漂流长江的宋元清,“他有驾着纸船横渡台湾海峡的想法,我们一拍即合”,最初还对造纸船的想法有点怀疑,这下,他坚定了。 在学习了两个多月的理论知识后,这年暑假,他开始实践自己的理想。画好图后,他跑遍了汉阳五个废纸加工厂,去寻求材料。 “有一家工厂去了四五次,老板都怕我了。去了,人家就说,全部卖掉了。因为我对材料的要求很高,每次都会在废纸堆里折腾一个小时。老板都觉得烦了。”王璐瑶说。 上午找材料,下午回来做船,半个月后,他在学校的湖泊试航成功。接下来,他更大的野心是,改进纸船,争取12月横渡长江,然后挑战台湾海峡。
从乐队到皮划艇 王璐瑶的专业是体育系赛马专业,他是中国第一批赛马专业的新利体育。大一时,因为喜欢户外运动,他加入了皮划艇俱乐部,和一群已经工作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一起玩艇。 几次都有离死神很近的感觉。“皮划艇很窄,稳定性非常弱,脚全部放进艇舱里,只露出腰的部分。刚开始玩的时候,翻船了,脚卡在艇舱里,要过10秒左右,才能把头露出水面。在水中憋久了,有种死亡要来了的感觉”,刚接触水上运动的王璐瑶,也会害怕,但天生的冒险精神,让他征服了这种心理负担,成为水上运动健将。
2011湖北大新利体育年度人物评选专家评委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武汉大学教科院教授陶梅生;华中师大教科院教授范先佐;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敬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教授以及“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冯圣兵。
2011湖北大新利体育年度人物评选举办方代表评委
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严学军;团省委副书记胡勇政;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杜海鹰;团省委学校部部长吴红斌;楚天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王溥;楚天都市报副总编辑张孺海;大楚网常务副总裁兼总编辑谢湖伟以及中国联通湖北省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韩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