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下午,亚组委志愿者部召开了“亚运志愿者昵称征集研讨会”,与会人员包括志愿者部的领导、中山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的教授、有关志愿服务机构的负责人、新闻媒体代表以及五名志愿者代表。会议主要围绕亚运志愿者昵称应该包括哪些元素、如何推广亚运志愿者形象和提升亚运志愿者知名度,以及如何发动民间力量推动志愿者昵称的传播等等。
我作为亚运会竞赛场馆观众服务志愿者代表,会前征求了很多志愿者的意见,总的来说大家认为亚运志愿者的昵称可以与“草”相关,首先,亚运会的吉祥物就是五只羊,而羊和草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自然界中,羊以草为食,草为羊提供营养和能量;与此类似,亚运志愿者为亚运会服务,为亚运赛会提供养分,使亚运会更有活力、更加精彩。其次,小草也给人们显示了一种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而又坚忍不拔的精神。
另外的四位志愿者分别代表亚运会非竞赛场馆志愿者、亚运小记者团等。他们有的认为志愿者的昵称应该与“羊”相关,羊代表了广州的城市精神,可以叫做“小白羊”。有的则认为亚运志愿者的昵称应该是能够延续的,即使在亚运结束之后还能够继续使用。有的认为竖大拇指行志愿者礼本身就是广州志愿者所特有的,所以可以使用“大拇指”作为昵称。还有的则认为应该让社会上的人们觉得成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福气,可以将“一起来,更精彩”和“有福气”结合起来,简称“来福”等等。
北京体育大学的孙葆丽教授谈到,广州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方向肯定是国际化的,能够与世界各国的志愿者进行交流,同时又要有广州自己的特色,结合起来可以将志愿者成为“V仔”,V代表Volunteers同时也是Victory的意思,表示有志愿者的参与就会更精彩,是国际化的表现。而“仔”则是广东方言中特有的说法,是年轻人有活力的象征,代表了广东文化,两个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凸显特色。
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大鸣则认为五羊文化中有很多的元素,必须分清什么是最重要的,不可能全部融合在一个昵称里面。有时候我们总是只看到五羊中的“羊”而忽略了羊的嘴里还含着稻穗。最主要的是我们必须要跳出世博志愿者“小白菜”昵称的思维定势,发觉五羊文化中的核心元素,而不仅仅是看志愿者衣服的颜色。要让这个昵称能后在亚运会后得以延续,成为广州志愿者的昵称,以后提到这个名字,就会想到广州的志愿者。
(韩瑜11月17日发自广州)